再说了,世界大战落幕之前,张居正已经感受到了巨大压力,民间舆论都在说隆庆皇帝好,应该还政于隆庆。
主要是隆庆帝这些年伪装得太好了。
他处处在学朱祁钰,将内帑的收支报给民间,然后全部捐出来,这是牺牲钱财要美名。
同时注重教育,他当皇帝这些年,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超过所有皇帝,还身体力行的编纂教科书,亲自走访民间课堂,看看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并聆听各界的声音,编纂教科书。
他有教书皇帝的美名,他还提高了老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重视学校孩子的声音,听听孩子们有什么想法。
张居正也知道,隆庆帝在邀买美名。
但他也没办法。
原因很多,其一军政事务繁忙,其二他也不能什么都管隆庆帝,他和隆庆帝是合作关系,隆庆帝愿意让权,他得知道感激,如果他不懂事,隆庆帝非要闹,中枢政治不稳定,他也没法一心对外。
所以,只要隆庆帝不闹,也就由着他去吧。
隆庆帝谨小慎微,这些年一直在要美名,其他方面都很听话。
还有一个限制张居正的,就是冯保。
他能顺利掌控朝政,和冯保相得益彰息息相关,问题是,冯保是太监,他天生是隆庆帝的人。
如果张居正废了皇帝制,冯保何去何从?
皇帝都没了,哪来的太监?没有太监,司礼监有个屁用?冯保的权力如何保证。
就算张居正告诉他,没了皇帝,你照样做我的大管家,冯保就一个字:滚!
所以,冯保是皇权的最大保护者。
这就是朱祁钰越来越重用太监的核心原因!
太监,是皇权的最后一道保障。
但不能用祸国殃民的太监,得经过宫中严密制度的遴选,其实和科举差不多,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干练之才。
只要司礼监能够正常运转,哪怕皇帝不上朝,大明也不会乱。
所以朱祁钰时期,就对太监制度进行了极为严格的限制,爬上来的太监,保证个个都有能力,心智如何且不看,就看能力咋样。
而冯保,是嘉靖帝留给隆庆的死忠。
他对隆庆是非常忠心的。
张居正当权臣可以,但不能当乱臣。
甚至,大明庞大的勋贵,也绝对不会同意张居正乱政的,一旦大明没了,他们与国同休的爵位怎么办?
还有他手下的主力军,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这些人也不会同意的。
我们是为大明效力呀,大明没对不起我们呀,我们为什么造反?
军中也是这个声音!
大明给发饷发补贴,一分钱不差,军人社会地位还高,经常打胜仗,奖金拿到手软,为啥造反啊?我造反了,我家人怎么办啊!
就说戚继光,你逼着他造反,他也不会造反的。
都当侯爷了,还造反有病吧?
再说了,我家世代良民,就算我脑袋有病造反了,我弟弟们、叔伯侄子们,估计明天就把我送去精神病院,这是真疯了。
我就是一个军人,听令办事,大明给我爵位给我官途,皇帝对我很好,我为啥造反啊?就算我没良心不是人,造反了,以后谁还会信我?这是大明,不是五代。
最核心的问题是,我戚继光脑后没有反骨,我是为大明效忠,不是为你张居正效忠的!
咱们可以是上下级关系,我可以依靠伱当官,我被骂也可以,但你当皇帝可不行,我戚家世代忠良,没有造反的基因。
文官更不同意了。
如果上面坐着一个嘉靖,估计还有点心思,问题是隆庆帝老实啊,我们在大明干得挺舒服的,而且大家都适应了大明的生活,忽然大明没了,大家对未来的生活都很迷茫啊,不适应啊。
而且,文官最喜欢的就是稳定。
喜欢乱世的是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