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步兵和骑兵们的动作,充满力量感的口号被整齐地喊出。一时之间,大地为框架、天空为鼓面,整个天地之间充斥着震耳欲聋的吼声:“喝!喝!喝!”
几位掌控着玄菟郡郡兵的部司马不由地眼睛一亮。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们几位都是老练宿将,自然一眼就看出了这一连串动作的难度,以及练出这等动作的将领的水平。
之前,他们听说这位新任的太守刘玄德是个靠着奉承宦官才飞黄腾达的草包,心里便很是不屑。今日一见,他们立刻明白那些话不过是毫无根据的流言!这位新任太守刘玄德,是个有真本事的知兵之人!
阿备又道:“备甲!”
哗哗哗!二十员骑兵原本罩在身上的披风被尽数扯下,露出底下样式齐全、光辉闪亮的玄铁铠甲来!
这下子,哪怕是最无知的平民农夫也明白了刘备的强大了!
刀剑交战,穿着了铠甲的一方必然比没有穿着铠甲的一方拥有更强大的防御力。这不仅是一种物理上的领先,更是一种心理上的优势,因为巨大的安全感能人更加肆无忌惮地进攻敌人,从而激发出人更强的战斗力。
因此,穿着铠甲几乎就等同于战力强大。着甲率越高,整支军队的战斗力也就越强。
比如初唐时威震天下的唐军,着甲率就可以高达六成。
如此厉害的铠甲,其价格必然是昂贵的。哪怕是最普通的铁甲,也要卖到五六千钱,制作更加精良的铠甲更是能轻松地卖到上万钱、数万钱乃至数十万钱!
因此,哪怕人人都知道铠甲是个好东西,穿铠甲是件好事,但却不是人人都能穿得上铠甲的。普通的军队里面,一百个人中一般只有两三个人能穿得上铠甲。
比如历史上官渡之战时,曹操拥兵两万,能穿的大铠却只有二十领,马铠更是不足十具。
比如又穷又小的玄菟郡,三千郡兵也不过只有六领铠甲。
而现在,刘备带来的区区两百人的部曲队伍,居然就能有二十领铠甲,还是质量上乘的玄铁铠,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刘备哪怕武力不足,财力也是足足的。当然,更大的可能是刘备既有充足的武力,又有充足的财力。
面对这样的刘备,谁要是再向之前一样明着作对,那绝对是在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空旷的野地里,由上百个张王两族族员组成的欢迎队伍静悄悄的,没有一点交谈的声音。但在那一瞬间,所有人都默契地达成了统一的共识。
于是,在接下来刘备带领着这样一支队伍一步一步向着高句骊城走去的时候,整个欢迎队伍就像是被切开的面团,软乎乎地退向了两侧,毫无阻拦地让出了道路。
而高句骊城的百姓们见此情景,仿佛看到那些长矛、刀剑砍翻了那些年年侵扰城池、夺走他们无数亲人财富的贼寇,带给了他们久违的幸福安宁,于是高声欢呼道:“刘府君来了!刘府君来了!”
一时之间,百姓们夹道相迎,欢腾如潮。
阿备不由地温柔了眉眼,嘴角擒笑——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欢迎仪式啊。
第58章东汉酒桌文化
欢迎仪式之后,自然少不了接风宴。
而且经过城门外的那常别开生面的欢迎仪式后,双方都明白了对方并不是好拿捏的软柿子。那么如何在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进行合作,就变成了一件需要积极商讨的事情了。
如此,接下来的这场接风宴就变成了双方洽谈合作的重要第一步。
阿备吩咐了一番后,带着孙乾、刘德然赴约了。
张王两位族长一边将刘备迎到宴席上,一边热情地问道:“府君带来的几位军士威风凛凛、相貌威严,让人一见便起了结交的心思。如今怎么不见他们呀?”
阿备道:“他们都是武人,不惯礼节应酬,恐怕惊扰了各位。我便让他们带着部曲先去驻扎安置了。”
张王两位族长又问道:“刚才见府君身边有一位文士,年轻俊朗、雅正端方,令人见之忘俗。不知为何也不见身影啊?”
阿备叹了口气,故意露出一丝愁绪,道:“他的一位族叔曾在玄菟郡遭遇不测,因此睹物伤情。他不愿意搅扰了我们酒宴欢饮的兴致,所以主动留在了衙署。”
果然,经阿备这么一说,张王两位族长不再刨根问底,只一边赞着“孝心可嘉”,一边将刘备等人引入席中。
宴席开始,丝竹飘飘、舞衣翩翩,一片热闹欢笑声中张家族长端起酒杯道:“玄菟郡地处偏远穷困之地,对内没有肥沃的土地和丰饶的物产,对外又常年被鲜卑、高句丽侵扰。玄菟郡的一切,都要仰赖于朝廷的支持。
刘府君被朝廷所看中,被任命为两千石的太守高位,必定是位仁德又有才能的高士。在今后的日子里,还望府君能广施仁政,带着我们这些小民过上富庶安定的好日子啊!”
阿备端着酒盏,瞥了一眼屋子里放置的更漏,心中冷笑:这些老狐狸,终于按捺不住了!
张家族长的这番话乍一听没什么问题,其实有着很深的玄机。
张王两族明明是玄菟郡最顶级的大族,却偏偏称自己为“小民”。再结合前面他特意提到的“仁政”,这分明就是在暗示刘备:你要是想当稳这个太守,你就得给我们张王两族优惠正策,让我们的家族比之前更加兴盛、财富更加丰厚。只有这样,你才是一位有仁德的好太守;否则,你就是个残暴的坏太守!我们就要高举“仁德”的旗帜打倒你!
如果是一位东汉时期的普通太守,或许就顺水推舟喝下张家族长敬过来的酒,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可惜啊可惜,阿备是一位穿越人士,而且还是一名立志兴复汉室,改变华夏三百年大乱世的穿越人士。对于他来说,放任士族坐大是绝对不可能的!
于是,阿备脸上露着最亲切的笑容,嘴里却说着最狠绝的话:“让治下的百姓富庶安宁,乃是一郡太守的本分,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是什么‘仁政’。这盏酒,在下不敢喝。”
说着,阿备放下了酒杯,用行为明晃晃地表示了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