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然平时低调老实,不爱说话,却能善于观察、敏于奇谋。他不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看出方阳有问题,又能快速地提出好几条用间的计策,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刘德然妥妥的是个谍报型人才啊!
这样可遇不可求的特殊型人才,阿备当然不可能错过。立时,阿备便拉着刘德然同塌而眠、抵□□谈。
阿备给刘德然说了很多谍报类知识,比如什么单线联系、密码本、暗语……这些都是阿备从电视剧和科普博主那里学来的,不成体系,也很浅显。但在刘德然听来,已经是极为不可思议的神奇技术了。
刘德然听得津津有味,摩拳擦掌地想要实践一番,不住地感叹着:“这正是汉初陈平丞相所建立的大事业啊!”
兴奋之余,刘德然忍不住好奇道:“兄长,你什么时候学会了这等奇术啊?”
阿备愣了一下,赶紧找补道:“是我在任中藏府丞时,在东观看到的。”
东观就是东汉的皇家图书馆,其中藏书浩如烟海,而且普通人轻易进不去。阿备说是在东观里看到的,别人也难以求证,是个十分适合拿来用的借口。
阿备见刘德然兴致高昂,便大方地拿出十斤黄金。就如同当年刘邦从来不问陈平拿着黄金去干什么一样,他大手一挥,也同样让刘德然去自由发挥了。
反正不过十斤黄金而已,损失了他还可以再赚。一个有天赋的谍报型人才要是错过了,他才真的是要哭死了!阿备心里还是很清楚其中的利益得失的。
而接下来的几天里,刘德然果然也如同陈平一般,早出晚归、忙进忙出的,从来不向刘备告知他去干了什么。
三天后,秦父的病情基本上稳定了。
阿备拿出五斤黄金在淳于县城里买下了一处小院,又将剩余的五铢钱全部留给了秦家父子。将两人安顿好了之后,阿备与刘德然、曹不兴、糜芳等人这才离开了淳于县。
几人又行了一日,来到了北海国国都剧县。
汉代的社交礼仪,是妥妥的慢节奏。当一个人要上门拜访某人时,需要提前至少三天去投刺——也就是递名片。主人看了刺之后,决定见还是不见、什么时候见,再派人去通知投刺的人。然后到了约定的日期后,两人再正式见面。
阿备安顿好,向先行一步来到的高诱见面后,便立刻去到郑玄的宅院敲门投刺。
“吱呀”一声,郑宅的侧门打开,阿备往里面一看,顿时愣在了当场。而那个来开门的人,表现也并没有比阿备好多少,尴尬的表情都快凝固成痛苦面具了。
郑玄的弟子上千,经常侍奉在身边的也有数十人。可偏偏就是这么巧,来开门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将阿备斥责了一通后负气离开的孙乾。
阿备心想:这或许就是话本子说的“冤家路窄”吧。
【作者有话说】
注1:《三国志》: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刺客方阳的这条剧情线,改编自这段史料。
第44章这是科学技术!
当一个前几天才被痛骂了一顿并被冷暴力的人和那个骂自己并冷暴力自己的人再次见面时,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阿备心想,大概就是现在这样的吧——
孙乾双手扶着门板,干巴巴地道:“啊,你来了呀。”
阿备手里拿着名刺,同样干巴巴地回道:“是的,我来了。”
两个人说完了,全都尴尬地沉默在了当场,绞尽脑汁地想着还有什么可说的赶紧说出来,暖暖场子。
于是,在一番艰难的搜肠刮肚之后,阿备举了举手里的名刺,再次干巴巴地道:“我来投刺。”
孙乾仿佛如梦初醒,同样干巴巴地回道:“哦,好的。”
于是,好不容易想出来的新话题又三下两下地就说完了,两个人又都再次尴尬地沉默在了当场。
好在,阿备是个在二十一世纪反复接受过社会毒打的社畜,脸皮厚得跟城墙转角一样厚。他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扬起了无懈可击的商务性微笑,以一腔保险推销员似的热情和孙乾攀谈了起来。
对面的孙乾虽然比刘先主虚长几岁,但现在还只是个象牙塔里呆着的书生,哪里见过这种阵仗,很快就败下阵来。他急匆匆地收下名刺,逃跑似的关了门。
这天晚上,孙乾将当天收到的所有名刺都收集好,放在木匣子里,呈给老师郑玄查看。
郑玄一个一个地看过去,看到其中某一个名刺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喃喃地道:“刘玄德……子干的学生?我听说子干解散了学舍,到庐江去平叛了。这个刘玄德倒还有心,专程从雒阳跑到青州来拜访我。”
见郑玄对刘备隐隐有赞赏之意,孙乾有些不高兴地揭发道:“他也不是专程来拜访师长的。他是从徐州去往幽州,路过青州,顺便来看看师长您的。”
郑玄虽然年纪大了,但头脑依旧灵光,迅速地抓住了孙乾话中的关键信息,转头问道:“你似乎对这个刘玄德挺了解的?你们之前见过面吗?”
孙乾其实很想一口否认和刘备的有交集,但师长问询,他不能不老实回答。于是,他将自己如何与刘备在高密县相遇、如何在路上偶遇太平道用符水救人、如何争吵分道扬镳的事情一一道来。
当然,孙乾的叙述中带着极为强烈的主观情绪。如果刘备在场的话,说不定会被越说越激动的孙乾给再次痛骂一顿。
郑玄安静地听完了孙乾的讲述,情绪倒是十分平静:“无论刘玄德是专程来还是顺便来,总是他千里迢迢地来了,便还是有一份心意的。我不能不见。三日之后,让他来见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