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许稚gl > 120140(第22页)

120140(第22页)

“啊,我在。”

东方承看着她。

皇兄,我怀疑……我的父王还没死。

哈???????稚儿你这是在说什么傻话???

真的,皇兄。

你有何依据?

我那天在都城大街上,应该是看到了父王……

稚儿,你这个依据未免太不靠谱了吧。皇叔薨了一年多,你只不过疑似看到一个像他的人,怎么能说他其实在世?

我知道这样的依据不可靠。但是皇兄,我那天还看到了另一个人,这个人我绝对没有认错。

是谁?

旧日河唐郡郡守。

东方承回府的路上,脑子里一直在重复东方稚跟他说的话。

一开始的时候,东方承听到她说皇叔在世,其实觉得挺荒谬的。他以为东方稚不过是一时眼花,思父心切;可是当东方稚提到她看见旧日河唐郡郡守的时候,他脑子就懵了,很有默契地想到了东方稚想的事情。

如果真的是旧日河唐郡郡守,那么,皇叔的确有可能在世……

东方承思及前事,深吸了一口气。

德昌二十六年三月,也就是东方宪薨的半年多以前,皇帝曾组织了一次春狩。

原本春狩应该是三年一次,可是那一年的春狩是莫名提前的,这一点,皇帝只是说心情不错所以提前,没有过多解释。那时候大家也没有多想,以为皇帝心思难猜。

按照御医们给东方宪病情做的记录,那时候他的病已经很严重了,虽然能正常走动,但夜里经常咳血,若非硬撑,精神根本不足以支持他外出。

这一点,是东方稚今日才想到的。

皇帝既然早就知道东方宪的病,为何在那个时候,还要带着他长途跋涉赶至河唐郡,就为了那非常形式的春狩活动?

而且东方稚向东方承提起,春狩期间,有一次她提早回到殿中,无意间发现皇帝、东方宪以及河唐郡郡守悄悄商量着什么。虽然没有听到他们商量的细节,可是他们非常神秘,一察觉到外人来了,当即中止话题。

那时东方稚未曾发现自己父王的异样所以没有多想,可是这些蛛丝马迹在现在串联起来,蓦地变得非常可疑。

皇兄!那河唐郡郡守在皇伯父的口中,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忠臣能才啊!但你记得吗,在我们第一次回京的时候,河唐郡郡守已经换了人,不是以前那个,而是什么安大人!子霁觉得这件事实在蹊跷,这个旧日郡守,必定知道些什么秘密……

东方承想到这里,心里也冒出了很多疑问。

看来,为了查明当年的真相,他这个当皇兄的要为东方稚做些什么了。

一封八百里加急信函,由齐国都城广安城送出,特派七八名钦差,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京都城太子东方顺手上。

比鹿蜀送信时更快,这一封信函一天时间便抵达京都城。

“皇兄在上。近日子忠与稚儿察觉皇叔病情蹊跷,忽而想起,去年三月春狩时分与此事有所关联。事态严重,希望皇兄助一臂之力,查明旧日河唐郡郡守的底细,并以最快速度告之。”

这封信函之急,连一个落款都没有。太子匆匆读完,顺手便将信函点火焚毁,也不多想,神色不安地就出了东宫太子府,点了两个可靠的亲信随他去吏部办事。

昔日官员的公文户籍非常易得,按理说这旧日河唐郡郡守应该同理;可是太子带着人到吏部翻查许久,在相应品阶翻到了前后二十年的就职记录,都没有查到有关那个人的文字。见此,太子更明白到事情的古怪,暗中又带了十数人来,将河唐郡近年的所有记录全部搜查翻阅,看一看有没有可能出现漏网之鱼。

“抓紧时间,任何一个字都不要给本宫放过!”

“是,殿下!”

人多力量大,何况这群人都是做惯了文书工作,一目十行记忆超群不在话下。他们费了约摸一个半时辰,终于在几十本残缺页数、语句不通的书册里拼凑出一段大概通顺的文字,再结合吏部小官无防备的问答,查出了旧日河唐郡郡守的基本户籍资料。

太子面无表情地接过纸条,自己誊写了一遍,便又立即传来信使再三叮嘱,务必一日时间送达广安城。

于是这两日时间,京都城到广安城的官道路上非常热闹。只要留心观察,便能发现平日里负责传递加急战报的人马都在做事,每人行动时都拉着两匹马作为路上替换乘骑,马不停蹄地赶路。

“弟见信:旧郡守姓靳名委,京都人士,德昌九年金科入仕,十一年时任河唐郡郡守,才学兼备,治理有方,后治天灾、收贼匪、押暴民有功,十四年得御赐‘平宁伯’爵位。无过失无罪刑,望弟查清,寥寥数语得来甚珍稀。”

太子东方顺写的内容不多,最后一句似有所指。东方承接到信笺的时候沉吟半晌,当下不容耽误,带上信笺去了齐王府。

齐王府中,东方稚正与苏许在案前研墨,一人练字一人绘画陶冶性情。书房的角落位煮着茶水,青烟冉冉升起,配上她们各自捏着毛笔抒发才情的画面,有点惬意。不过一会儿,鹦儿便在门外轻叩,打断了她们的发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