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 第356章 彩蛋边衅41(第1页)

第356章 彩蛋边衅41(第1页)

【作为一直跟随在裕舒左右的人,丰泰的证词非常重要。而丰泰在面对曲江巡抚的询问的时候,表示这件事情他并不非常了解。但是,在稳海县一战的时候,他确实是看到过余紫蝉来到城墙上面,对裕舒悄声耳语说了什么,至于说的是什么,因为二人是耳语、且当时正在作战炮声隆隆,他并没能听清楚。】

【虽然没有听到余紫蝉说了什么,但是裕舒在余紫蝉说完之后有过高声回应,语气非常庄重,裕舒大致是表示,如果你余紫蝉想要放弃稳海县、退守到明城去,保护挽救百姓,那你就自己前去,并且自己向上官奏报;我不会去,如果稳海县失陷,那我就在此殉节。】

【虽然丰泰表示他对这件事情不是非常清楚,但是根据他提到的余紫蝉和裕舒曾经有过的对话、裕舒的回答,已经很能证明一些事情了。】

【于是,曲江巡抚在收到这样重大的消息之后,立刻递上奏折,附上了丰泰和余姓家仆的证言。】

【皇帝收到这样的证言和奏折之后,便立刻命令扬武将军和曲江巡抚两人进行秘密调查。】

汉朝,景帝后元年间。

刘启点头,不管怎么说,这个余紫蝉确实有问题——就算这两度登上城墙向裕舒建议退守明城、尝试谈判的事情有所捏造,但他丢失城池确实不假。

这样一来,按照央洲的律例,余紫蝉最终也逃不过一个处死。

现在就要看,余紫蝉除了单纯的丢掉城池之外,到底还有没有干过什么多余的事情了。

刘彻则是在犹疑一件事情:“不管这个余紫蝉到底干了什么,现在央洲上下大部分人的注意力看起来都放在了余紫蝉的事情上?”

他当然是不满意这个走向的,他想看到的不是央洲官员和皇帝对于这些个疑似存在问题的、参与了稳海县之战的官员将领们的调查和追责,他想看到的是央洲的朝廷能够认真分析双方在武力军事方面的差距、央洲自己遭遇的问题等等。

这当然不是说这些有问题的官员和将领不需要处理,需要处理,但是不应该占据全部的注意力。

派人调查他们就可以了,剩下的人,特别是皇帝,应该将注意力放在真正需要正视、且在之前一直没能被认真对待的真实作战情况上去。

“如果余紫蝉确实有问题,那么这一次的战败总结,会不会又会变成是‘央洲泱泱大国,国力雄厚,武备充足,士兵善战,只不过因为有着叛徒和奸细,才导致央洲最终落败于莺莺国舰队之手’一类的结论?”

对于刘彻的忧虑,刘启不置可否。

还是那句话,想要让央洲上下认识到双方确实在作战方面存在差距,而不是仅仅归责于一部分官员和将领——不论这些人到底有没有犯错,并不容易。

即使已经遭遇了数次战败,即使这一次的主帅裕舒还是一个坚决且忠诚的主战派。

——否则,在前面简轩等人撒谎,被人弹劾,皇帝发觉到隐隐有些不对的时候,朝堂就应该已经转向了。

【余紫蝉这个人,属于是一路往上走的那种。】

【作为武将出身,他从底层爬上来,打了许许多多仗,并且屡获恩赏,历任数省提督,并被皇帝加封太子少保和太子太保,属于是一个声望非常足、战功赫赫的老将。】

【在莺莺国舰队发动袭击的初期,占领海中洲后,皇帝第一个想到的人选就是余紫蝉,将他调到了这里——但是在裕舒到来后,两人多有不和。】

【余紫蝉作为一个战功赫赫的老将,确实有着倚老卖老、居功自傲的问题,总是觉得裕舒没什么经验也没什么资历,这让裕舒非常不满意;】

【裕舒本人也存在问题,那就是所谓的“重文轻武”——他认为武将出身的这些人,都属于是不学无术、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脑子的人,能够稳稳当当并且立下功劳,都应该归功于“驾驭的人”对于战术战略以及人员等各方面的把握得当。】

【这样一来,双方的矛盾压根难以弥合,不过裕舒作为钦差大臣,官职上还是要高出一截,因此还能够指挥余紫蝉。】

后金,天命年间。

努尔哈赤一边看,一边点评:“……战功赫赫,有功劳自然应当奖赏……但是居功自傲,瞧不起别人,不愿意听从命令就不对了……”

他的将领、旗主、贝勒们在一边点头表示认同,同时还想着这是不是努尔哈赤也在借机点大金之中的这些有功将领们,让大家不要自恃功劳想要太多?

接下来,努尔哈赤的点评有那么一瞬的卡壳。

是关于裕舒的想法——武将大多是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脑子,还不学无术……?

努尔哈赤确实是难以评述了。

对于大金现如今的情况来说,那么大家都没什么文化,但是如果说大家都没有什么脑子,也都不学无术,那就是纯粹的污蔑了。

有没有脑子,从现在的情况就能看出来,要是没有脑子,大金还能走到这一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说不学无术,学、术,可不仅仅是指那些之乎者也的中原书籍,能够领兵作战、能够在战争中屡屡获胜、能够组织内政处理政务……这些怎么也不能说是不学无术了。

但是,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努尔哈赤本人也不是因为这个问题卡壳,他惊愕到无言的事情在于:“这个裕舒,他是忘了央洲是怎么起家的么?这时候的央洲,是他一个人或者少部分人这么瞧不起武将,还是大多数人也都是这种看法?”

重文轻武,瞧不起武将,鄙视武将……这不都是那帮子中原人才搞的事情?

他们央洲又不是中原出身,一向又坚持骑射传统——这也是为了让子弟们不要忘记军事武力……可怎么,到了皇帝这个时候,就连出身世勋的裕舒这样的人,都对于武将是这么个看法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