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凤已经在劳务市场盘桓一个礼拜了。
按照她原本的想法,像她这样的女同志,有北京户口、五十多岁、洗衣做饭带孩子样样拿手,找一份保姆的工作应该很轻松。
而现实情况却是,她举着牌子站了三天,根本无人问津。
单打独斗不可取,她狠狠心找了一个劳务中介,请人家帮她介绍工作。
中介的小伙子却说:“像您这个年纪的北京大妈,不太容易找到保姆工作,要不您改行干别的吧?”
郭美凤不服气道:“这怎么话儿说的,为什么啊?”
小伙子暗道,您瞧您这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样儿,谁家敢请您啊?
人家找的是老妈子,又不是老妈!
他是干中介的,不想得罪人,只搪塞道:“现在是市场经济,什么样的保姆受欢迎,全凭市场决定。如今第一受欢迎的是年轻有文化的本地小保姆,其次是年轻有文化的外地小保姆,再次是年轻没文化的农村小保姆,最后是有一定年纪的外地保姆。”
郭美凤差点被他绕晕,品了半天才问:“之后就没啦?上了年纪的本地保姆就完全没有市场呗?”
“主要是这类保姆比较少见,北京大妈基本都有工作和住处,退休后也有工资,忙自家儿孙都忙不过来,除了给亲戚帮忙,有几个乐意出来当保姆啊?”
郭美凤觉得人家小伙子说的有点道理。
她将这条线索默默记在心里,回头可以跟贾康导演说道说道。
电视剧里的那个老妈子角色,就是有着浓郁京腔的北京大妈。
为了使这个角色的存在更合理,可以给她增加一个主角亲戚的身份。
郭美凤只能在晚上和周末做工,又是本地大妈,中介虽然接了她的委托,却不能马上给她介绍客户。
她只好自己在劳务市场里乱转,跟一群年纪相仿的保姆们聚到了一起。
“郭大姐,你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晚啊?”阿云婶拉着她的手臂说,“之前那个老板又来找保姆了!你要是早点来,没准儿能被他带走呢!”
“听你们的意思,他已经找了挺久了,怎么还没找到合适的?”
为了贴近保姆形象,郭美凤今天没开小土豆,又重新骑回了自行车。
几年前的旧衣裳也被她翻出来穿在了身上,小臂上还戴着两只花套袖。
靠着这身打扮轻易就融入到保姆堆里。
“那位老板挑保姆的要求还挺高的,三四十岁,除了洗衣打扫做饭,还得会读书认字,会说普通话。”阿云婶指了指自己周围的一圈人,“像我们这样讲话带口音的,人家不要的。”
另有人说:“又不是招广播员,要那么标准的普通话干啥?”
“老板要求保姆每天给他读报纸的!”
郭美凤问:“这位老板的岁数得七十五往上了吧?”
人家可真会享受。
等她七老八十的时候,也得给自己找个能读报的小保姆。
阿云婶摇摇头说:“看起来也就六十出头吧,穿得挺讲究,像个有钱的。”
“六十多就得找人读报啦?”
郭美凤同情道,“那可真够老眼昏花的!”
“未必是老眼昏花,人家有钱人会享受。换成是我,听听广播也是一样的。”
一群阿姨七嘴八舌讨论起那位挑剔的大老板。
郭美凤问了一个核心问题:“他的要求这么高,给的工资应该挺高吧?”
“工资不算高。但那位老板家里三室一厅,带电梯,住家保姆有单独房间,吃喝也跟雇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