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亮四散,怦然飞向四周,星星点点地落满了冰面,从一团变作无数小点。
也同时从“一”,幻化成了“无数”。
歌声在继续,无数星点凝聚而来,围绕着丛澜,然后披在了她的身上,落于她的身后,形成了她的“战袍”。
音乐剧的主角伪造了一个故事,为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自己,和那个自杀的少年——因一封错放的信,被误会是好朋友——于是他自导自演,给所有人编织了一个好朋友的故事。
所有人都活在这个故事里,就连他都活在这里幻想里。
音乐剧里的每个人物都有创伤,都是隐藏在自己刺下的刺猬。
其实这歌,“you”反而是十几首歌里讲述“大爱”的一首,它积极向上,比前面的一些都倾向传递呼唤爱。
西方的叙事风格,在东亚长大的孩子看来,里面的很多内容都显得荒谬。
主角试图自杀,有人已经自杀,他们是故事的开端也是故事的核心,但他们的生活已经是东亚社会里的“温暖”了。
丛澜没有讲述音乐剧本身的故事,她只是从中有了灵感,选择了孤独与力量这两个含义。
一首歌,它的解读一向是有多种的。
与之前的《魔王》、《我即是我》、《荣耀向我俯首》不同,这首“you”,丛澜没想着扮演谁。
她就是她,她就是无数个活在当下的大家。
这场表演没有跳跃。
丛澜那个时候不太适合跳跃,亦是发现不编跳跃进去反而契合了节目。
但她有很多很多奔跑拥抱的动作。
就在歌声里。
“你可以伸出手”
“因为有人会向你奔赴而来”
有一个像是气泡的圆圆的光球,在半空中。
丛澜冲向它的那一刻,它碎裂成片消散离去,像是无法破坏的无能为力,像是困人的铜墙铁壁。
她张开双臂,一个大大的拥抱,抱住了镜头那边的人。
丛澜身后,慢了一步的“战袍”,缓缓跟上,在无人注意的地方又多了一个汇集而来的点。
茱迪要灯光师协助,借这场表演,给所有不理解情绪收放表达的人,上一场公开课。
她发现有的孩子就是很离谱,脑子里没办法构建一个故事出来,也完全没有主动吸收歌曲,重新编译出故事的能力。
丛澜在这方面的能力很是突出,比如这首歌。
她不是浑身是刺、暗自舔血的主角,也不是靠着幻想过活的其他角色。
如歌词字面意思,如音乐蕴含的力量,这是一首敲碎无形牢笼,站在黑暗中,让人的耳畔能听见一句“我在”的曲目。
丛澜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人会向着谁而去,她看不到所有的人。
但在看到她视频的这一刻,她隔着镜头与观众对视的无数次,都想让对方知道,我在。
她没有什么用。
远隔千里的陌生人本来就没什么用。
因为有用的,只有个人的勇气。
江乐心们,从她身上得到的,自始至终都是暂时失去的那一抹勇气。
支撑无数人前行的,也只是一瞬的勇气。
丛澜喜欢这首歌,洽谈下来版权后,这支节目产生的所有收益都将捐助出去。
她确实帮不到所有人,去不了所有人的身边,但她能去一小部分人的身边。
这个路口有她,下个路口也会有其他人。
“you”的意义,是力量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