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上面特别重视这类作战服,所以生产任务并没有派给国营被服厂,而是给了保密制度更高的金陵兵工厂。
见两人兴趣不高,包国维便又抛出一个话题,让他们得空的时候研究研究武器,
听到包国维的提议,小宋倒是眼前一亮,称虽然自己只是最近才开始接触军工研究,但兴趣大于一切,可以不断学习,
他跟厂里好几个师傅都打好了关系,时不时就能过去取点经,对于这点黄善很是不服气,
那些个半吊子懂什么,真正的大师在你旁边你还不珍惜!
老莫则只是想着能有个事儿打发时间就行,这些日子太无聊了,没有具体的任务可以做,迷龙连长那边又让他们在这儿给连队当个吉祥物。
包国维见状便从口袋里取出一份比较新的图纸,上面是一具掷弹筒的工作图纸,他想要搞出一款携行便捷,能够快速且精准的火力补充武器。
图纸其实很大部分是参考了日军的日军八九式掷弹筒,后者是在1922年就立项开发了,直到1932年才开始正式量产,
其性能倒也对得起开发它的研究团队,在精度,射程,便携型方面都远超其它国家的同口径超轻型迫击炮,
后来在中国战场上更是无往不利,让中国军队吃了不少苦头。
这份图纸是他忙里偷闲画出来的,本来军校图书馆中就有大正十年式掷弹筒的工作图纸,并且国军在1934年进行了试产,
但是由于性能过差,便停止了该项生产。
包国维通过后世对于大正十年式和八九式掷弹筒的区别重新设计了工作图纸,相比于MG42的仿照,
掷弹筒的工作原理和仿制相对简单,因此很快就图纸画了出来。反正也要一项一项来进行,倒不如先交给小宋等人练练手。
随后这一下午包国维都泡在车间里,与黄善不停地交流着MG-35的细节问题,
MG-35是两人对此枪械的暂时代号。
这名字是包国维下意识说出来的,毕竟是仿照了MG42的缘故,可黄善却认为是民国的简称加上设计时间,倒也觉得合适,于是就这么叫了,
包国维有些汗颜,要是被德三的那批专家们知道了会不会大骂自己是个小偷。
但对此,包国维只想回答:
“军工人的事儿,那能叫偷吗?这是致敬!”
喜欢我叫包国维,开局被人堵巷子里()我叫包国维,开局被人堵巷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