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虽然身着便服,但也难掩其贵气。
那几个海寇见了,立刻动起了心思。
其实,这个皇子的身边原本有数百官兵以及八个大内侍卫随行。
可是为了掩人耳目,他只带了两个在身边,剩下的要么是留在了城外,要么是隔了至少在百步开外。
这便给了那几个海寇可乘之机。
在一番偷袭之下,尽管那两个侍卫武功高强,而且百步之外的那几个侍卫也发现了情况不对,立刻赶了过来。
尽管那几个海寇最终都被抓了起来,但那个皇子还是伤重不治。
经过审问,得知那些海寇是从山东被赶到了河北,当时的皇帝大怒,杀了不少官员。
就连山东巡抚也被连降数级。
对于此事,秦林和向士恩倒是也有所耳闻。
尽管如今的皇上年幼,尚无皇子,但在河北还是有不少皇亲国戚,若是真的出了什么事,他们必定也会受到责罚。
因此,尽管秦林心里很清楚,自己之前说的流寇其实不过是一个借口,但他也不再认为年书君和向士恩是在小题大做了。
从这里到京城,若是加快些速度的话,两天左右应该就能到京城了。
年书君告诉秦林,昨天晚上向士恩便用八百里急报将此事传回了枢密院。
枢密院立刻派自己来这里核查。
年书君不敢耽搁,这一路上同样是换马不换人,所以才能在不到傍晚的时候就赶到了这里。
但这次人有点多,除了秦林和他的那十九个手下之外,还有向士恩跟他的几十个手下。
驿站肯定没有那么多换乘的马,所以途中还是得休息数次。
秦林听了之后也有些吃惊。
因为从这里到京城有将近六百里。
想要在一天赶六百里、八百里,需要经验丰富的驿卒,就算是一些武将,也未必有这样的体力。
或许是感受到了秦林诧异的目光,年书君又告诉秦林,自己也是武将出身,不久之前收复新疆和西藏,自己曾三天三夜没有合眼。
秦林这时候也想起来了,之前枢密院派去前线的枢密院官员,正是眼前的这位年大人。
在秦林的眼里,枢密院的官员大多只会纸上谈兵、玩弄权柄,这位年大人似乎有些出乎他的意料,这也让他对年书君有了一丝改观。
一旁的向士恩也告诉秦林,年大人当年曾是伊犁将军麾下,后来是枢密使杜大人费了不少口舌,才将他调到了枢密院。
秦林这时候已经彻底收起了小觑之意。
到了第二天傍晚的时候,他们一行已经来到了保定府。
算起来,已经赶了一半路程了。
期间,他们总共只休息了两次,每次不过一炷香的时间。
经过驿站的时候,他们也是分批换马。
纵是如此,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