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举目望去,能托付如此重任的,唯独赵君卿一人而已!
被诸葛亮一番言论振聋发聩的赵爽,将散落在了地上的算筹拾起,工工整整地摆放在盒子里:“孔明说的对,埋首在此枯索无味的事情中,乃虚度光阴尔,非我平生之愿!”
直到此时,赵爽才折服于诸葛亮的智慧,心中对他更加钦佩不已。
赵爽将装满算筹的盒子合起,捧在手上,走到诸葛亮的面前:“既然知道了割圆术的法子,不若找个弟子传承数科衣钵,让其一脉核算这卫弘给出的数值是否正确,这才是上上之策!”
据卫弘所言,周圆之比乃是无穷无尽之数,每算清小数点更后一位,便要比之前耗费百十倍精力。
经过这段时间赵爽的亲身经历,对周圆之比的钻研挖掘,非是一代一世能够完成的。
既然自己手中已经有答桉了,这答桉几乎都是对的,又何必再费尽心力去探索呢?
见到赵爽终于是不拘泥微末,诸葛亮甚是欣慰,笑声爽朗的说道:“呵呵,君卿既然想明白了,那吾就代汉室宗祠、代天下黎民,恳求君卿做一件事!”
赵爽却心领神会:“孔明无须多言,你所求不过只是大汉新历罢了,此事于我来说,并不算难。”
诸葛亮点点头应道:“君卿便是为吾大汉送来天音的麒麟之才啊!既是如此,吾也不再多言,便奏请天子,授君卿太史令一职,领太史台一事,为吾大汉编纂新历!”
赵爽当即应下,深躬一拜后,旋即抬起头对诸葛亮问道:“丞相,不知我可否调用一人为副职,或者我为副职,辅助这人编订新历法?”
诸葛亮皱起眉头,用着一阵无奈的语气盯着赵爽问道:“君卿想要的人选,不会也是那卫弘吧?”
赵爽很直率,朝着诸葛亮点首应道:“正是!”
旋即,赵爽长谈解释道:“我久处东吴,故而知晓去岁,孙家《乾象历》便在东吴之地推行,大汉新历不仅要与时事对准,更要快,若是能得卫弘此子襄助,我有把握三年之内,订制出大汉新历。”
“三年……”
这个数字,大大吸引了诸葛亮的注意。
他原先留给赵爽的时间,是十年起步。
这十年里,他自己安定蜀地,挥师北伐。
即便不成光武故事,亦要夺取关中,为大汉奠定王霸基业。
若是彼时,再有一部能顺天时、应人命的大汉新历横空出世,收复民心,再复汉家山河,一举荡清逆魏和孙吴的地方割据,如此便可续上大汉四百年的国祚……
这是诸葛亮平生夙愿矣!
若是以往,面对赵爽这般提议,诸葛亮定然是想都不想的欣然同意。
但如今……他却是犹豫了!
一头是光明畅通的大汉未来,另一头却是举步维艰的当下处境,中间系着的却是诸葛亮这几日才听说过的后辈卫弘。
这一日听到的各方牵扯,让素日谨慎的诸葛亮,都不敢轻易答应下来赵爽的请求。
于是,沉默许久,诸葛亮才幽幽叹道:“君卿啊,吾要好好思索此事,才能答复你。”
ps:在下卫弘,为作者担保,他没有情节放水,诸葛丞相是我心中的大汉明月啊,我在家再歇息几天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