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世纪砍头二十年正文卷第164章完美骑士事实上,腓力六世到死都没教会约翰这两件事。
注意贵族的行径。
还有逃跑。
1359年,当上国王没超过十年的约翰,在普瓦捷之战,最终被英国黑太子爱德华俘获。
黑太子带领的英军是八千,而法军却号称二万五。
这场仗输得很突然。
从文献来看,约翰的军事手段丝毫不弱于自己的父亲腓力六世,更不弱于黑太子爱德华。
双方谈判的时候,有英贵族提议要各出一百名骑士对冲比武决定战役胜负。
要不是众法贵族拒绝,约翰早就答应这个条件,要亲自上马和爱德华骑士比武。
理由很简单,法军人数多,人数是对面英军四倍之多还余,凭什么跟英军来场公平的决斗?
约翰被迫拒绝这个他很喜欢的决斗提议。
约翰输掉这场战役的原因,能说出很多点。
但总结下来不外两点。
黑太子爱德华背水一战,而约翰手下的法军,背心离德。
可以说约翰打仗莽撞,喜欢带头冲锋,不喜欢逃跑,被抓是活该的。
那难道贵族对法国王室的猜忌就是对的?
若不是法贵跟王室已经产生了极大隔阂,这场战役,约翰真未必会输给黑太子,更不会轻易被捕获成俘虏。
要知道,父亲约翰被捕,年纪刚19岁的儿子查理,就不得不年纪轻轻站出来摄政,重新撑起法国王室的台面。
尽管有些手段不光采,但不能说查理做的是错的。
甚至可以说,站在法国王室的角度上,查理真的很聪明,也很英明。
在这一大堆烂摊子中,又要救父亲,又要镇压起义,又要打仗,又要改善贵族王室之间的隔阂,还能扭转英法百年战争战局,真不容易。
当然,这些后事对于徐思灵而言还太遥远。
站在徐思灵的角度,腓力六世就算不打仗,也活不了多久。
五十岁左右的他,在中世纪来说已经是长寿的了。
腓力六世死,也就这一两年的事情。
徐思灵之所以执意北上,目的一直没更改,就是为了找机会接触约翰和查理这对父子。
历史对腓力六世的评价不太好,徐思灵对一个将死的国王也不太感兴趣。
反而很想确认,约翰和查理这对父子,到底是不是如历史所说的那样。
如果是。
那至少证明,法兰西王国还有救。
他不说拯救法兰西王国,站在菲儿的角度去考虑,优先支持法国王室是肯定的。
如果来巴黎,接触约翰和查理,发现这对父子和历史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约翰不是个好人,查理小时候也没凸显出英明的气质。
那他立马就带菲儿南下找教皇,寻找机会带教皇跑罗马去。
安安心心当教皇圣女,生活它不香么?
法兰西王国这个坑,他闭着眼睛都跳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