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醒了,我去往灶台里添了些柴火。”
晚上睡觉前往灶台里添的柴火只能维持大半宿的热度,天快亮的时候,灶台里的柴火燃尽了,大炕也就是没有那么暖和了。
一般这个时候,村里的人便起床活动,身体活动着总比躺在没热气的炕上暖和。
山里不缺木柴,包括秋天的玉米杆玉米轱辘,大家也舍不得扔,晚上烧一锅热汤,既有了热乎乎的晚饭,又把炕烧暖和了,喝完热汤,胃里暖和,睡在炕上,身体也暖和。
这样的日子便很幸福。
柴火充足,但人们穷怕了,有点儿柴火也是省着用,不会大手大脚的。
因为这会儿还不是最冷的时候,等过完年的正月里才是最冷的。
年好过,正月里跟来年春天是最难过的。
那种冷是能刺到骨头里。
宋屿川见林知瑜睡得香甜,便去厨房又填了一灶台的柴火。
媳妇儿可不能冻着了。
林知瑜点点头,怪不得都这个点了,屋里还那么暖和呢。
她起身从柜子里翻出早就做好的棉袄,摊放在大炕上,这样等穿的时候十分暖和。
“屿川,你跟我一块儿去村长家吧,咱们把礼物送过去。
待会儿你就穿这个棉服外套,还有这条裤子。
跟军大衣换着穿。”
林知瑜指了指一套深蓝色的棉服。
宋屿川看了一眼,“只穿这个不冷么。”
看着倒是挺好看的,不过好看不能抵抗寒冷。
“等你穿上就知道了。”
棉花衣服最缓和,尤其是新棉衣,这时候的棉花最蓬松,棉服外面用的是防风面料,很软和,经过剪裁缝制,还挺有型的。
这会儿,羽绒服出现了没多久,加工手艺不行,含绒量不高,款式又过于简单,所以人们更愿意穿棉服。
棉服做好了,比羽绒服暖和,款式也比买的羽绒服好看。
之前林知瑜从新市低价买了几车带杂质的棉花,除了给蔬菜大棚做棉花盖被,她还挑出一些好点儿的棉花,给家里人做了几套棉服。
如今正好能穿上。
宋屿川听话照办,趁着屋里还有暖气,将棉服换上了。
心里还是有几分质疑。
外面那么冷的天,穿这么一点真的不冷吗?
带了手套跟林知瑜一块儿出门的时候,宋屿川才发现,一点儿都不冷。
保暖效果跟军大衣差不多,却比军大衣轻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