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819章 立国大结局(第2页)

第819章 立国大结局(第2页)

是龙兴之地。

地位相当于明朝的凤阳府。要不是朱元璋的故乡是凤阳府,大明也不会将凤阳府作为陪都,甚至一度修建了大明规模最大的城墙,虽说最后烂尾了,但真要修起来,肯定比燕京和南京都要雄伟。

相对于大宋的四个都城,辽国有五个都城。但并非像大宋那样,因为人口太多,不得不提高几个城池的地位。辽国是因为疆域太大,不得不设立五个都城。

而在高丽,本来就不大的国家,人口也不多,就分成四个国都,就变得可笑起来。

大宋的几个都城,哪怕是辽国的几个都城,李逵即便是掌握了火器,拥有了大炮,可是面对动不动就超过五丈的城墙,城墙的地基甚至达到了三丈以上,这样的城墙,别说李逵手里的黑火药大炮,哪怕是后世的重炮,也打不塌这些土城墙。

这根本就不是武器优势能够反转的。

即便是面对辽国的几个城池,涿州、燕州就不说了,哪怕是易州和同州,这样的城池,这些城池的城墙也能无视大炮的威胁。唯一能够欺负一下就是城门。

可高丽的南京?

算了,这城池比县城都要爱笑,而且还很古怪的是,高丽人一个个五大三粗的矮壮,可就是喜欢那种秀气的感觉。

导致城墙有种偷工减料的样子。

以至于连李逵都有种攻打这样的城池,像是攻打县城的错觉。除了城池的规模确实不小之外,城池的城墙,城楼,女墙,防御的沟壑都数量不足,甚至都没有。

不断的有士卒拉着沉重的装备上岸,同时数量不多的战马也被驱赶上岸。

从打造营地,宋军组建战阵,都没有见到袭扰。

就连跟着李逵南征北战,见多识广的公孙胜都纳闷,嘀咕道:“这高丽人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我军立阵,连一点袭扰的想法都没有?”

吴用跟随李逵的时间很短,有点不解道:“本不该如此吗?”

打开京太顺利了,顺利到吴用也一度以为打仗就是这么容易。可公孙胜却笑道:“不然,大军压境,尤其是靠近城墙,这是双方争夺最为激烈的时候。一旦守军退守城内,就是能是挨打的局面了。这才是交战双方伤亡最大的时候。”

“可是贤弟且看,高丽人躲在城墙上,眼睁睁的看着我军一点点推进。除非他们不懂兵法,要么就是对方手中只有乌合之众,一旦出城,就有奔溃的危险。”说到这里,公孙胜傲然道:“此战我军三日就能定乾坤。”

“大帅有令,全军准备。”

“火炮进入瞄准!”

一条条命令下达,由不得公孙胜和吴用去胡思乱想。

而打头阵的那几门火炮是十二斤的火炮,就是炮弹重量十二斤。这样的火炮不算是李逵手下最重的火炮,更重的火炮,战舰上也有。

可即便是十二斤的火炮,重量也要快达到一千斤。虽说可以拆卸开来之后运输,等运送到战场组装。可主炮管的重量是火炮的大头,根本就不可能拆卸开来。更重的火炮想要从战船上运下来,就需要码头和合适的装置。

已经不是普通人力可以做到的了。

“推送至射程之内!”

“开炮!”

站在城头上的高丽士兵,之前还一副看戏的模样。觉得外敌来了,也不过是如此,他们可是站在城头之上,宋人想要进攻,就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高丽南京城还是有些精锐的,当然说精锐也不妥当,算是高丽的常备军。

高丽最重要的防御在北方,需要防御辽人,女真的入侵,其次就是京城开京的防御,也需要重兵把守。而南方,相对于北方复杂的地形,以平原为主的高丽南方不需要大军驻扎,加上再往南就是大海,只要海岛上的倭人不进攻,高丽南方根本就不需要军队防御。

这也导致高丽军备的部署是北重南轻,只是在南方两京之间有一万多常备军。

平摊的话,高丽南方的两个京城,南京和东京的常备军,每个城池大概就五多千人马。加上能打的私军,一万人应该是有的。

按照对付劫匪的经验,高丽士兵都已经站在了城头。成捆,成捆的箭矢被搬运到城头。还准备了滚石檑木之类的防御物资。加上煮沸的开水之类的,倒是有模有样。如果是在火器出现之前的战争之中,这样的城池不好打。攻城一直是最为不利的战争环境。

在高丽人看来,或者在他们将军们认为,这是一场恶战,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肯定是城墙。

可大炮开炮之后,炮弹如同锤子砸碎核桃般将厚重的城门砸出了一个口子。第二声炮响之后,紧接着是第三声,近距离火炮轰击的命中率大大提高,整个城门在轰然声中倒塌,直到这一刻,城头上的士兵还沉浸在火炮发射带来的巨大的炮声之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