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火热的季节,可再是火热,在严同知和贺通判的眼里,也不如村民们忙着造房子的劲头来得激动人心。
可以说,自本月上旬,各村里正抓阄定下每个村子的地块后,造房子的事就陆续展开了。
至于为何动作会这般迅速,除了两个月后就到了农忙的时节,怕腾不出空,更主要的,还是村民们对城里有房子的渴望。
是以,从得知有宅基地分的那一刻起,众村民就开始了各种造房子前的准备。大人们上山砍树做木梁和檩条,妇女们在家做着泥砖,而孩子们,则去河滩捡石头,准备垒墙脚之用。
准备夯泥墙的人家,好些都直接去找木匠打了夯墙的木架子。
用他们的话说,那就是自家有了打泥墙的家伙什儿,就不用等着旁人用好才轮到自己家了,如此就不会耽搁了时候。
再有就是夯墙的人手,如今谁家没几个壮劳力啊,虽都不是夯墙的老师傅,可这样的活儿基本也都做过,只要速度慢一点、动作仔细一些,照样能把房屋给盖下来。
最最让人夸赞的,还是现学现卖的各村的里正,这不,等量好了宅基地,人家居然学着当初去衙署抓阄的样式,也给村里人安排起抓阄选宅基地的法子来。
于是,让村民们最不放心的一环,就这样安稳度过了。要说村民们为何不放心,当然是担心里正会徇私,把好的位置分给自家人了。
而抓阄凭得是自己的运气,谁也挑不出理来。
就这样,等每一家的宅基地都到位后,热热闹闹的建房子场景,就在整个永宁城拉开了序幕。
对于乡下农人都搬到城里来的这件事,城中百姓并没见有抵触的情绪。
先不说这是官府定下的事儿,他们无权干涉。就是他们自己,也希望能多些人住到城里来。不然到处空荡荡的,晚上天还没怎么黑呢,就没人敢出门了。
特别是城南那几户人家,常常大白天的用粗木棒从里抵着门,生怕有坏人闯进家里来,到时指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想想都可怕。
如今可就不一样了,自村民们过来造房子后,每天都人来人往的,到处有着人气。
而这几家人,每天不再用木棒抵着大门不说,还脑子灵光的做起了卖馒头和粥水的生意。
因着城南空余的面积最大,林远秋特地把人口最多的拦石村安排到了这里。
虽说村民们都从村里带来了铁锅和粮食,准备临时垒个灶台,好解决吃饭的事。可这边有上百户人家盖房子呢,总会有懒得自己做,或者忙的腾不出手做饭的时候,这下,城里人挣银钱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卖茶水的,卖包子馒头的,还有卖米饭的。
知道村里人都舍不得花银钱,那卖馒头的人家在揉面时,特地多舀几碗粗面进去,这样一文钱就能买上两个馒头了,价钱不贵,又能顶饱,原本自己煮饭的村人见了,干脆收起了灶具,直接买着吃了。
至于卖米饭的,也是一样,他们去粮铺里买了最便宜的碎米煮饭。而菜,更是索性烧成了菜汤,想每份多卖上一文的人家,会往汤里再加些肉沫,这样等村人们买饭时,直接一勺菜汤舀在米饭上,然后汤汁顺着米粒流到了碗底,而细细的肉沫却铺在米饭上头,让人忍不住直流口水,拿起筷子端起碗,一大碗吸了肉汤的米饭,很快就能下了肚。
看到这样一大份带了肉沫的米饭才卖三文,买着吃的人家越来越多了。
就这样,城里做小买卖的百姓越来越多,卖的吃食也开始五花八样。反正只要价钱不贵,常常是拎着篮子出去叫卖上一圈,等再回来时,已是空篮子一个了。
看到这样的场景,好些村人也很快做起了吃食的买卖,也拎着自家做的窝头、烙饼四处叫卖。
纵然做买卖的人越来越多,可常常还是供不应求。毕竟这次可有三万七千多人齐盖房呢,就算除去小半的老幼人数,还有近三万人的市场呢。
可以说,这场大搬迁,不管是城里百姓,还是乡下村人,每天都是乐滋滋的。
有好些人,甚至盼着房子能造的久一些。
只是怎么可能呢,到了六月底的时候,陆续有房子开始上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