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咸鱼穿成娇气媳[五零] > 第55章(第5页)

第55章(第5页)

有的积极的贫下中农甚至把土改时地主家分给他的房子都贡献了出来,让工作组把正在住的好房子推倒,然后拿那些砖头来盖土高炉。

自己家住到风吹日晒雨淋的草棚子里去了。

都说了炼好g铁以后就能跟苏联一样突突突了,一天能种几百亩地,再也不用在地里风吹日晒。

到了种庄稼季节,大铁机器突突突把种子给播了,不比人一粒一粒搞的快?

到了收庄稼的时候,大型收割机刷刷刷就把麦子收进了仓库,还用咱们再那吭哧吭哧地拿镰刀割?

咋能不支持!

不支持,是不是傻?比大傻子二迷都缺的多!

别说家里那点铁皮了,就是把家里房子推了那也得支持!

反正也就苦个几年,以后全部都是好日子,古话说的好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

总之,一切穷苦都是暂时的,未来等待咱们社员的都是gc主义的康庄大道!

说不定还能学人家往天上放几颗卫星呢!说出去多牛批!

这就是为啥社员群众对于工业生产大y进怀有多么大的热情了!

林谷雨目瞪口呆:这些社员们态度转变的可真够快的,从消极观望到积极支持,这才多久!这态度简直像转了180度的弯!

土高炉是用青砖垒砌来一个直径约1米,高度约2米的大圆筒子。

砖块垒起来有缝隙,会跑风漏气,还要在外面再用黄土糊上厚厚的一圈。

此外,灶膛旁边要配上一个从社员们家里“上缴”来的大风箱,用来给炉子加火,让火烧的更旺。

每各生产队都至少要垒一个土高炉来炼g铁。

一些积极的社员们嫌一个炉子太少,就自己找人组成了一个小组,几户人家一起仿着土高炉建了一个小一些的炉子,漫天遍野找到处找铁器去炼t。

按照上面下发的大炼g铁的指导手册,燃料是要需用煤炭才行的。

可村子里是不用煤炭的,好些人连煤球都没见过。

小县城肯定也没有,他们很多人现在用的也是土灶,要从农民手里买柴火烧。

国内的话,也就一些比较大的城市,像是沪城、平京这些,烧水做饭用的是煤球炉子。

不过这会儿也不管这些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没有煤,那就用柴火,一样可以烧出火来!

柴火在农村也分种类,西阳镇这里主要分两种:穰材和劈材。

穰材主要是指农作物的杆,像是玉米秸秆、芝麻杆、麦吉杆、豆秧子之类的;劈材名字起的很形象,需要用斧头劈开的柴,顾名思义,指的是木柴。

穰柴这个东西吧,农村很多,地里收了庄稼就不缺穰材少,以往社员们做饭烧的大都是些穰柴,劈柴除非是蒸馍馍、过年炸东西,平常是不舍得用的。

孩子们偶尔会捡点树枝烧,这就算不错的了。

穰柴很容易着,用来点火是好东西,但就是不耐烧!烧这玩意儿肯定不能练不了钢铁,得用大劈柴!

柳河村虽然不背山,但它靠水,柳河沟边河沿儿的空地上种的全都是树,主要是柳树,还有容易成材的杨树,静静地在柳河边生活了几十年,这下,咔!咔!咔!都被砍倒来炼g铁!

树砍下来之后,是很潮湿的,不能立刻派上用场,得晒一段时间。

工作组的人又开始把一些破旧没人住的房屋推倒,腐朽的房梁都是大木头,火烧起来格外的旺。

土高炉一天24个小时都不带熄灭的,大风箱呼呼呼,社员们换着班拉,保证任何时候灶膛里的火都是足足的。

这样下来,一个土高炉一天至少得耗五六根大木头,就房梁上用的那种大木头。

再多的旧房子也不够这么烧啊!

作者有话要说:我码字速度还挺慢的,而且这是第一本,风格我还在摸索,就怕你们觉得太过无趣,但又不想写大金手指的爽文······

接下来的情节比较的重,沉重,我找了一些素材,但具体怎么描述出来比较好,还在考虑,所以,没时间捉虫,请见谅啊!

所以,请看到错别字的小可爱留言一下,我看到会去改的。

我发文之前会自己看一遍,但可能看得比较快,注意不到,抱歉了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