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过后,通过的人要在礼部学习一天入宫的礼仪,再分发一套贡士服,免得入宫的时候礼仪不整,冲撞了皇帝。
三月十五,殿试之日,季修和殷项随礼部来人入宫。
一般来说,殿试只要心态能稳住,比其他会试或者乡试都简单,因为只有一道题目,答完当场就会出排名,不需要煎熬九天。
而且,只要实力不是下降得太快,引起皇帝注意,通常都会获封。
还有一个没有说出口、只在众人潜移默化里变成规矩的潜规则,就是会试的第一名,只要不出漏子,通常都会是殿试的状元。
皇帝日理万机,不可能亲自审核两百人的殿试,表面上说是天子亲临殿试,其实试题还是要交给礼部和大学士们检阅,甚至很有可能就是会试里的几位主考官。
主考官没有道理自己打自己的脸,刚刚给了会试第一,转头又将这人贬去三甲。
季修只要不过分,肯定会是状元。
因为这个原因,殿试之日,季修心情平静,神情如常。
最后的结果也和他想的一致,这次殿试并未改变什么结局,张贴于太极门的皇榜上,他依旧是那个第一名。
其他贡士的名次也没出现什么大变化,前几名依然是前几名,后排也依然是后排。
。殿试结果分为三甲,一甲有三名,是大众耳熟能详的称呼,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数百名左右,赐进士出身,三家若干,人数几十,赐同进士出身。
不论大小,都能等到侯官。
季修第一,为状元,封赏之后,参加杏林赐宴,带领无数进士踏马游街,春风得意,风光无限。
……
殿试之后,季修在京城又待了些日子,一直等到吏部授官,才有了假期能够回乡。
假期总归两个月,让他们回去立功名牌坊,祭拜祖先,处理好家务事,能够安心地回京城任官。
回乡的路上,季修一直在思考,如何处置和苏湘玉之间的关系。
老实说,一开始来这个世界的时候,他并没有想过做官,之所以执着于科举,不过是为了争一口气,为了完成原身的愿望。
如果没有原身那些事,他可能会留在苏家,帮苏湘玉一起打理生意。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便是在这个轻视商人的时代,他也有做出一番大事业的自信。
可是原身有遗愿,不能辜负他二十年的寒窗苦读,因此季修想了想,还是参加了科举,并且一路考上来,踏进了官场。
只是,做官容易,苏湘玉这边怎么处理,却成了一个难题。
苏家在上廊县是地头蛇,盘踞百年。苏湘玉不可能轻易地放下全部的家产,带着苏灵儿随他一起入京。
他这边也不可能放下好不容易到手的官位,放下眼看就有可能实线原身愿望的可能,抛下一切,守在苏湘玉和苏灵儿身边。
县令父子,必须死,在他们死之前,他怕是要和苏湘玉、苏灵儿经历一段漫长的分别日子了。
……
季修返回上廊县,祭祖摆宴之后,和苏湘玉说清了自己的想法,获得苏湘玉的理解,又带着徐安和下人,只身回了京城。
回京城后不久,他获得皇帝青眼,破格提拔,只做了一年的翰林便进入六部任命。
在六部,季修一年三级跳,以一种让人心惊的姿态升官。
百官质疑,只是皇帝信任爱重季修,不管不问,执意宠信。
三年后,季修任吏部左侍郎,揭发了江南贪污大案,将江南的一众官员拉下马,雷厉风行,用狠辣手段震慑百官,从此以后再无人敢质疑皇帝的眼光。
皇帝龙心大悦,还欲再封赏季修,季修却在这个时候,上书提出了丁忧一事。
苏老爷过世了。
和前世不一样,前世的苏老爷是在苏家出事之后才过世的,可是这一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苏湘玉的性格发生了变化,导致苏夫人恼羞成怒,经常在兴华院大发脾气,刺激到了身体不好的苏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