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箫来到六十年代末,正是散了学校的时候,张雨冰正好二十岁,学校散了,不能考大学了,只有回家待业,在城市的青年正好是上山下乡的时代,她的高中同学,男生安平宇和她一样的结局,他们都是尖子生。
那个年代能够考上高中的,特别是重点高中,都是在班级学习特别好的学生。
小学一个班里四五十学生,最多只有二至三个能够考上初中,等到初中毕业升高中的,一百人里有十个考上重点高中的就不少了。
那个年代也不普及初中,考个初中却是不易。
大学不能考了,这个时候的学生都是迷茫的,只有在城市打零工,干点苦力活儿。
高中不好找,很快就要号召上山下乡了。
这年头工作不好找,没有转正的指标,家里姊妹多的,就务必得下乡。
张雨冰的父母生的孩子不少,张雨冰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哥哥是第一批下乡的青年,还没有返程。
张雨冰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她父母的五个孩子都是挨肩的,相差最多的只有三岁,五个孩子也就十来年生的。
大哥二十四岁,大姐二十二岁,张雨冰只比大姐小了一岁。
大哥三年前下乡到了东北农场,大姐已经定亲,就准备国庆节结婚,大姐到了可以领到结婚证的年龄。
大哥也到了结婚的年龄,还不能返城,母亲急的火上房,一的知青在农村结婚的,母亲是坚决的不同意大哥落在农村。
大姐肯定不能走,大哥一定是要回来的。
学校一散,学生正在大串联,市里也是停工停产,连临时工也是找不到。
张雨冰只有在家里呆着。
可是她没有出去,农村的农民没有出去跑的,庄稼没人管肯定不行,生产队是阻止人们出去乱跑。
安平宇是农村人,他也没有出去,就在生产队干活,等到县城的大集,他就骑了自行车驮着两大筐黄瓜到集上来卖,正好赶上张雨冰去菜市场买菜,就遇上了安平宇。
他俩不但的是一个学校的,还是一个班级的,六年的初高中当然是很熟很熟的。
这个年代的青菜是很便宜的,黄瓜最贵的才五分钱一斤,安平宇非得给张雨冰送黄瓜,张雨冰给钱他不要,张雨冰就非得给,俩人僵持了一阵子,张雨冰还是给了安平宇两毛钱。
安平宇推辞不了,只有接受了。
安平宇在卖着黄瓜,俩人就闲聊起来,谈论未来的前途,不能考大学了,县城的青年只有上班,可是现在还没有回复秩序,张雨冰只有等。
安平宇倒是有工作,生产队是不会停工的。
张雨冰却是为自己的前程发愁。
从此二人就算联系上了。
安平宇的家离着县城有三十多里地,安平宇邀请张雨冰去自己家串门。
张雨冰去了安家,俩人交往了一阵子,就处出了感情,在学校的时候,他们高中毕业这一年俩人都是二十岁,学校是不许处对象的,这个时期结婚了就不能考大学。
现在自由了,俩人就谈起了恋爱,怎么也得处上二三年,也就到了结婚的年龄。
如果没有城乡之分,该是多么美好的姻缘,俩人都有文化,在这个年代,高中毕业就是文化最高的,大学毕业的有几人?
可是被张雨冰的母亲发现了俩人恋爱的事。
张雨冰的母亲钱桂荣本来上几辈就是县城的人,还是看不上农村人,安平宇虽然长得好,品貌一流,可是就是因为是个农村的,就遭到了张雨冰父母的坚决反对。
钱桂荣这个人非常的难缠,前世就是因为她的极力反对,张雨冰与安平宇失之交臂,二人的婚姻彻底断了个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