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连昨天的十分之一都没有。
温家,自从温老太把桂花林的位置说出去后,当天温暖就带着弟弟两个人,去山里采了一大筐桂花,少说也有十来斤重。回来的路上,又‘偶遇’了原男主,原男主自然而然提出帮忙。
既然有帮手,十来斤桂花哪里够,温暖便让顾风等一等,林子里还剩下一部分没拿。
顾风跟在后面,温暖在前面跑得快,趁着顾风还没来的时候,桂花林里一大片桂花无风自动,如龙卷风般席卷而过,迅速在干净的大石头上堆了高高的一堆。
等顾风过来,发现剩下的竟然还有两倍之多,而那片传说中的桂花林,低一些的枝头都干干净净,没一朵桂花,剩余的都在高出,两个小豆丁用树枝也勾不下来。
三人带着三十多斤桂花,等夜黑了,让顾风偷偷给送到温家。
这个时候,温老爷子也披星戴月从镇上回来,饭盒子已经空了,手里还拎着一大袋白糖,一部分是他从供销社买的,另一部分是温秋雨这几天找人换的。
一看那白糖的分量,温暖哪里还不明白,温秋雨那桂花蜜的‘交易’,成了。不仅成了,而且还颇为热销。
第二天一大清早,天还没亮,就有不少村民往温暖所说的那个标记处而去,温家起床起的晚,等睁眼,是被一阵阵浓郁的花茶香给熏醒。
那味道,一闻就知道,跟温家的区别很大。
温老爷子负责炒花茶,温暖和温老太负责做糖桂花,小孩儿负责跑腿弄柴火,炒了好几袋子花茶,用茶叶袋装起来,拿烤热的铁棒密封起来,藏在柜子里。
桂花蜜比花茶简单方便,一上午的时间,就把温秋雨所需要的量都封好。还剩下的桂花已经算好比例,用来炒制花茶,量有些多,一天两天还完不成。
等到了中午,温暖隐隐约约听到抱怨声,这个时代还没有手机,通讯全靠吼,乡下地域广,因此不少人嗓门很亮,聊起天来跟吵架似的。
“都没了,这些人下手……快……真是……”
温家几人面面相觑,温老太立马洗干净手,把剩下那部分桂花都给搬进了卧室里,只留下三四斤的量在外面。
一般四五斤湿茶能炒出一斤茶叶,外面这些看起来,最多只能炒三四斤花茶。
说多其实也不多。
果然,没一会儿,就有人来‘窜门’,他们没想到温家人会把桂花藏起来,等看一眼,就只有这么几斤,今天去山里采桂花的有些人家,都比温家采的多。
“哎呀,你们不会就采了这么点桂花吧?”
来人大惊小怪道。
温家采多了要被说酸话嫉妒,采少了又得被炫耀嘲讽。
“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家的情况你们也是看到的,家里老头子昨天就去镇上了,回来的晚,今天起床都晚了,去了山里,桂花林的桂花只剩下最高的地方,我们也够不着,老胳膊老腿也不敢爬不是。”
温老太说着说着抹了把辛酸泪:“家里两个小孩,以前也就用树枝勾勾底下的桂花枝,能采到的桂花也有限。”
听老太太这么一卖惨,来人有些讪讪。虽然大家私底下都有些喜欢说说闲话,但大都没有什么坏心,见自己勾起老太太伤心事,自知理亏,没聊几句就走了。
等这人走后,很久都没外人进来,大家都听说了温家也没有多少桂花,也就不来看热闹了。
马上要过年过节,村里人走亲戚,除非特别重要的亲戚,否则都送不起肉。
肉送不起,就送些稀罕东西。
农村人大多都愛喝茶,一天不喝一杯就难受的紧,喝点白开水就觉得没滋没味,可以说,茶叶,是农村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过年的时候,每家送个一小包稀罕的桂花茶,大家一起香香嘴,吃个稀奇,也颇有面子。
到了下午,老魏家来人了。
老魏家把自家的桂花茶尝了好几遍,其实已经比其他野花茶好很多了,但已经尝到过珍馐,自己制作的桂花茶怎么喝都觉得十分寡淡,没啥味道,还有点苦。
“老温啊,你炒茶呢?”
老魏头捧着个紫砂茶壶,慢悠悠的上门作客。
温老爷子翻了个白眼:“不然我在练铁砂掌呢?”
老魏头嘿嘿笑。
作者有话要说: 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