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红又疼,估计没两天就要起茧子,李子晴没做准备,决定下午戴副劳保手套。
李子晴开朗爱笑,说话也好听,很快就和跟她一起的两个妇人熟悉起来。
最先发现她的那个大娘姓方,村里人大多都叫她方大娘。方大娘热情和善,说话直爽。家里四儿两女,都已成婚,孙子孙女也有好几个。
说起自己的儿女,方大娘脸上的笑就没停过。儿女出息,做父母的腰杆子挺得也直。
李子晴适时恭维几句,方大娘脸上的笑容更深了,说话也真诚了几分。
“哎,你们知青也不容易,背井离乡的。”
方大娘叹了口气,“有啥事就来找大娘,大娘能帮的绝不说二话!”
李子晴呵呵应着,并不当真。
四十岁左右的妇人叫田翠花,她家男人是队委会支书。日子过得不错,整天乐呵呵的,并没因自家男人就趾高气扬,待人很是和气。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女人的地方就有八卦。
三个女人一台戏,两个农村妇女大戏没法开锣,但进行一场八卦故事大会那是得心应手、手到擒来,李子晴有幸成了其台下一名热心观众……
方大娘与田婶子一番谈天说地之后跟李子晴讲起了知青院的事。
原来,一开始知青院本不止这么些人,来这儿的知青共有二十多个,现在住在知青院的有十九个。
李子晴就问了:“那其他人呢?”
“有两个拿着推荐名额去上了那个什么工农兵大学,一个嫁给了俺们村的后生,喏,那个……她嫂子就个知青。”
方大娘朝那边一堆努着嘴,李子晴也朝那边看去。
魏静音跟一个女人坐在一块正说着话,还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离她们有些距离,那女孩只在李子晴来时抬头看了她一下,之后就一直低头摘着花生,没说过一句话。
方大娘说的人就是她,看方大娘和田婶子脸上不自然的表情,李子晴猜测这里面应该有什么内情。
“还有三个在小学当老师,他们不住这儿,住在学校里。”
田婶子不想提那嫁了人的知青,接过方大娘的话头继续说起来。
“小学,我们村有小学?”
李子晴有些疑惑,来的时候大致看了村里的情形,没发现什么小学啊?
“嗨!不是俺们村的,是公社的,胡家口、刘湾、俺们张家村一起建的小学,在刘湾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