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影帝:每个角色偷练一万次 > 第0487章 电影评价全部补完了(第2页)

第0487章 电影评价全部补完了(第2页)

在片中,丁玲这样评价肖红:「作为一个作家的她,为什么会那样少于世故,大概女人都容易保有纯洁和幻想,或许也就同时显得有些稚嫩和软弱的缘故吧。」

肖红的身上的确有很多矛盾性,这也是引发后人争议的原因。

有人说她勇敢、坚强、率真自然;也有人说她任性、软弱、水性杨花。

肖红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情路会如此坎坷?是遇人不淑还是咎由自取?她的文学才华在哪里?为什会得到周先生的青睐和肯定?

然而,电影所采用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向观众表明,它没有也无意解答

这些疑问。

碎片不但缺乏连贯性,还被打乱了时空顺序,增添了观众对故事情节的拼接难度。

比如故事讲到1934年二萧接到周先生的回信,即将和这位文坛大神见面时,镜头却突然一转,出现肖红躺在床上回忆和周先生见面的往事,画外是一阵接一阵的空袭警报和隆隆炮声,房间也被震得发颤,此外,肖红身边还有一个陌生男人在照顾她。

如果观众对肖红的生平不甚了解的话,看到这个画面一定很莫名。

其实这是肖红临终前的场景,也就是1942年,地点在香江,那个男人是骆宾基,他要到影片的结尾处才正式出场,陪伴肖红度过最后一个月的生命。

切割时间线,任意拼贴时间是碎片化叙事的常用手法。与此同时,多故事与无主角的「去中心化」,也是碎片化叙事的特点。

影片取名《黄金时代》而非《肖红传》,大概意在刻画一组人物群像,而不仅仅是一个肖红。

尽量让每个人物都免于扁平化和脸谱化大概是导演所追求的。比如,脾气火爆又处处留情的萧军,自有他侠骨柔情,豪迈仗义的一面。

即便是中道弃肖红于旅馆的汪恩甲,也有他自己的委屈和苦衷,他因接纳肖红而遭到兄长暴揍。

最令人印象深刻人物的应该是周先生和丁玲。

电影赋予周先生这个人物很多的生活细节。让他从一个横眉冷对的无情斗士,跌落尘世,变成一位有烟火气的慈祥老者。

比如他的烟盒分绿白两色。

绿听子装差一点的烟,自己抽,而白听子则装好烟,招待客人。

对别人说儿子海婴不太喜欢自己的名字,因为婴字底下有个女字。

还坦陈自己不大度。

至于丁玲,她的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名。观众先从周先生口中得知她被软禁在南京,「内幕难清楚」。

丁玲被软禁三年的这段经历,的确是她人生中的一个暗点,内有不足为人道的痛楚。

但是她出场后,却和肖红形成鲜明对比,豪爽粗狂,对革命很有热情,也有坚定的政治信仰。

对人物群像的塑造,削弱了肖红的戏份,并让她的形象在众人的解说中显得更加扑朔迷离起来。但若是单单只看刘亦茜的表演,那么肖红身上就只剩一种人生基调-----强悍。

即便是私奔失败,落魄回家,被迫跟随家人连夜搬迁时,肖红的脸也是高高扬起,毫无挫败感。

投靠汪恩时,对方的兄长前来兴师问罪,肖红对他傲然怒视。

面对萧军的日益冷落,她并不发作,只是勐地将烟头摁进自己的皮肤。

城市沦陷前,端木扔下她独自先走了,蒋锡金问及端木怎么没有带上她,她豪迈地说,「***嘛要他带啊。」大着肚子,独自拎着大小行李去江边赶轮船,结果重重摔倒在地,但脸上依然没有丝毫委屈和伤感,还大咧咧地和伸出援手的瘸腿老兵对话。

似乎周遭的人都在替她发愁难过,唯有她自己却不以为然。多么彪悍的人生!

虽然导演通过运用碎片化叙事模式,让众人来口述历史,力图营造出一种客观理性,不偏不倚的叙事基调。

但假如剔除掉相关人员的旁白和评述,刘亦茜所演绎的肖红其实是很霸气的。

全然不是萧军回忆录里的那个身体孱弱,多愁善感,动不动就要掉眼泪的肖红。

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屡败又屡战,永不服输的肖红。这样的「肖红」正是导演许安华对人物所产生的心理投射。

在心理学上,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

就好比徐横舟出演的所有的角色,我感觉大体上不管出演的是囚犯还是疯子,是一个普通的阳光少年,还是一个略显油腻的中年,在他出演的片段中,总是能够看到他眼中闪过的莫名的光,而那些光亮名为希望。

说实话,我觉得我喜欢看徐横舟出演的电影,包括徐横舟身为导演拍摄的所有影视作品就是因为这一点。

尽管他演绎的作品和他拍摄出来的作品风格迥异,可能每一部作品都能够带给人不同的感触和惊喜,但是所有的作品都有这么一个特质,能够让人在看完之后回顾几声,然后在心中对未来生出那么一丝期望来。

这实在是太难得了。

每次不管是面对生活还是工作中的困难,当我去看完了徐横舟的作品之后,总是能够获得这样那样的力量支撑着我继续走下去,支撑着我把这难关给度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