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大魏春 > 第六六零章 未雨绸缪(第3页)

第六六零章 未雨绸缪(第3页)

心中腹诽,李承志温声笑道:“便依伯父所言!”

李始良应了一声,稍一犹豫,又低声问道:“明日天亮,刘寺卿便要启程回京,届时如元澄、高肇,又该如何处置?”

他要不提,李承志都还想不起这两人来。

他沉吟少许:“就如崔尚书初至我西海之时一般,寻两处别院,多派些仆妇扈从,好生伺候着……”

意思就是软禁?

李始良不由的在心里打了个突。

元澄倒也罢了,其身为宗室,更为托孤大臣,自然要为这元魏天下呕心呖血,殚精竭虑,死而后己。

且李承志本来就居心不良,元澄如何欺他、防他,哪怕是无所不用其极也不为过。

但如高肇,却是一代奸臣,祸国殃民之恶贼。若非是他,元魏何至如眼下一般风雨飘摇,岌岌可危?

于公,高肇暗施奸计,借刀杀人,从而谋害元恪,更诱使李承志与太后离心离德,终使一代忠良不堪迫害,以致起后造反。

后高肇又予北地起兵,视百姓于草芥,为采火油罔杀数十万无辜之民,堪称穷凶极恶,罪大恶极。

于私,高肇屡次谋害李承志,若非李承志命大,早已身死道消,命丧黄泉。

便是只论公,以全与先帝君臣之义,李承志就该一刀斩了高肇。

莫不是顾忌高文君,并长子李元,是以欲留高肇一命?

心中思忖,又听李承志叹道:“伯父放心,我向来嫉恶如仇,于坊间更有睚眦必报,锱铢必究之名,焉能如此大度,放过屡次欲置我与死地的仇人?

便是文君,伯父也不用多虑。她兰心蕙质,秀外慧中,且行事当机立断,若论果绝,与我相比也是不逞多让,自然知道孰轻敦重……

我之所以留他一命,只因此时杀他名不正,言不顺。再等些时日,无论是高英敢予西海分疆,还是敢玉石俱焚,自然就能使高肇善始善终……”

着啊!

竟然忘了迄今为止,西海依旧未竖反旗,未正式起兵?

而如今看来,朝廷定不会坐以待毙,起兵已是必然之势。到时再以“清君侧”的名义斩了高肇祭旗,西海也算有了造反的借口。

心中一动,李始良猛的一咬牙:“文君自幼长在高肇膝下,平阳公主更是视为己出,与其感情笃厚,怎会不念旧情。她知定然劝不动你,但若是另辟蹊径,时而携李元探望高肇,又该如何是好?

若我西海一年不起兵,高肇便与李元亲近一年,若三年不起兵,他便于李元亲近三年……三年之后,元儿已然记事,你到时如何下得了手?”

李承志心募的往下一沉。

若非至亲,若非为李氏长久之计,李始良焉敢苦口婆心,说出此番逆耳忠言?

此番话也绝非是危言耸听,李承志再是记性差,至少记得孝文长子元恂这个前车之鉴。

鲜卑贵族不愿汉化,便同后族穆氏(鲜卑八姓之一)鼓动太子造反,最终逼得元宏不得不痛下杀手,以致父子相残。

若非如此,也轮不到元恪来坐皇位。

而高文君再是理性,也只是一介女流,难保不会如李始良所言,想方设法保高肇一命……

7017k,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