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荣将查到的答案递给了兴德帝。
兴德帝火大不已:“周平正,可真是朕的好儿子,死了还给朕留这么大个烂摊子!”
若周平正不是他的儿子,他定然叫人挖出其尸首鞭尸,将其挫骨扬灰。
发了一通脾气,兴德帝捏着奏折说:“查,查清楚了,这京城到底还有哪些人与周平正这逆子有勾结,凡是跟他有关系的通通下狱,若是参与了谋逆逼宫的全部株连九族,一个都不能放过!”
肃清内部,防范再出现内贼是必须的。周嘉荣接下了这个重任,但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此事也不宜闹得太大,免得引起朝廷内部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因此他只是让人暗中查证,除非有证据显示其参与了武亲王的谋反逼宫,不然普通的来往,或是讨好武亲王的人,他都没处置。
即便这样,京城还是一片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既担心大齐的安危,也担心性情阴晴不定,暴躁易怒的兴德帝哪天就将火烧到自己身上。
如此时间缓慢地走到了十二月中旬,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国库缺钱了。
打仗每一天都是巨大的开销,几十万大军,几十万后勤人员的吃喝补给,还有士兵的武器装备马匹药材,死亡士兵的抚恤等等,哪里都需要银子。
许中在朝堂上苦兮兮地表示,按照这种消耗,国库中的银子顶多再坚持一个月。
而战事遇挫,谁也不敢肯定一个月后这场战争能不能结束!
兴德帝很郁闷,愁眉不展的。
徐皇后也很担忧,开始在宫中削减开支,后宫妃嫔诸人都节衣缩食,以减少消耗,增援西北。
虽然后宫的省出来的这点银子对这场战争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但皇后的这个举动值得大家推崇和支持。上行下效,这股节俭之风也弥漫到了京中勋贵大臣家中,不少夫人将省下来的银两捐赠给国库,支援西北。
银子虽不多,可聚沙成塔,短短十几天,后宫诸妃和京城各大家族便筹措了二十万两白银。这笔钱虽不多,但到底也缓解了燃眉之急。
兴德帝很欣慰,握住徐皇后的手说:“得妻如此,朕之幸,若有来世,朕盼能再与皇后携手一生。”
徐皇后浓密的睫毛颤了颤,垂下眼睑,轻笑道:“陛下过誉了,这是臣妾应尽的本分。臣妾也只是尽些绵薄之力,只盼西北战事能够早日结束,天下太平。臣妾打算召集宫中的姐妹做些棉衣,送去西北给将士们御寒,表达陛下对西北将士的体恤,陛下觉得此事可行?”
当然行,皇后亲手做的棉衣,当是多大的荣誉。这事可以激烈将士,鼓舞士气,再好不过。
兴德帝爱怜地抚了抚徐皇后的手说:“会不会太辛苦了?”
徐皇后抬头冲他一笑:“不会,能为陛下分忧解劳,臣妾之幸。”
兴德帝很是高兴,下旨大大夸奖了皇后一番,又赏了些奇珍。
徐皇后接了圣旨,将东西收起来之后,便召集妃嫔做棉衣。对于此事,妃嫔中有些是不乐意的,毕竟她们位分低,本来月银就少,这一削减就更少了,谁乐意啊!
无奈皇后位尊,而且就连刺头穆贵妃都支持这件事,拍着手叫好,将私房钱全捐了出来,她捐的银子比皇后还多了三千两。皇后一说要做棉衣,她也积极响应,大早上就跑去了坤宁宫,若不是知道陛下最近身体不适,忙于国事,大家都要以为她是为了争宠,特意去坤宁宫做给陛下看的!
陛下这两个月一直缠绵病榻,几乎都不来后宫了,她这么积极做给谁看啊?
不管这些妃嫔怎么想,徐皇后此举在朝廷和民间都颇受人赞誉。
周嘉荣听后,也很佩服皇后,皇后真是当得起母仪天下这个词,她善良大度公正,胸襟开阔,说是女中豪杰也不为过。母妃能够天天跟皇后在一起找点事情做也好,省得天天在秋水宫里担惊受怕难过。
周嘉荣让人送了一些布匹给穆贵妃。
***
卢永德还是有两把刷子,他去了西北之后,连续打了两场胜仗,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接到喜讯,兴德帝暗黄的脸色顿时都好了许多,满面笑容,一整天都没发火。
京中上下也一片欢欣鼓舞,这都十二月了,只要再坚持坚持,顶多到明年三四月,春季来临,冰雪融化,牧草长起来,匈奴人自己都会退回去了,这场战事也就结束了。
在朝野上下一片期待声中,卢永德又连续夺下三城,收复了-->>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