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嫁人的两个女儿,他不能随意干涉,小女儿却不同,他给洛显之写了一封信,请洛显之派人前往将他的小女儿接到姑苏去。
至于英侯府中的家臣等,该解散的解散,不愿意离开的,就随着三个侯府小姐前往不同的去处。
无论未来如何英侯府是要散掉了。
当年煊赫门庭若市的英侯,两汉五姓七望第一家的英侯,最终竟然这样落幕,这世上最残酷的事情,大概就是新时代已经到来,明明能看到那新时代,甚至就在眼前,但不得不背负着旧时代的枷锁,那新时代不是能够追求的东西。
放在如今遍及诸夏的战争中,一个豪门贵族的衰落,却又不算是什么了,在这场十万计兵力的战争中,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家族兴起,又有无数的家族没落。
那些盘踞在地方的豪强大族,在兵锋之前,就如同是纸糊的一般,稍有不慎就是被推过去,尤其是城破的时候,基本上都会有许多大人物死于非命,其中甚至有许多是名动州党的清流名士。
……
慕容恪统率的燕军和萧衍统率的梁军,将心气散掉的汉国吊起来打,这是大势如此,不是一个人所能够反抗,汉军的崩溃没有魏国那么夸张,但朝廷上的巨大裂痕,一定会影响国家的中下层。
守城的将领,如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守城,就不会有一定要守住的精神意志,一座城,一场战争,胜利是这批人,失败也是这批人士气旺盛的时候就能胜利,士气衰败迷茫的时候就会失败,如果没有这种意志,城破就是注定的事情。
这就是汉国现在所遭遇的最大问题,那就是皇帝自己的抵抗心理都不强烈,这让其他各级的官吏将军都很是被动。
这世上只有极少数的官员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不效忠皇帝,而是效忠自己的思想,臣服于皇帝只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如果皇帝违逆了这些抱负,他们甚至会反对皇帝。
其余的官吏,都是墙头草,会跟着朝廷的变化而变化,这些人都有灵活的道德底线。
……
远在关中的慕容垂收到慕容恪的信件后,读罢捏紧信件,而后将其点在烛火上,烧成灰烬,然后他的目光眺望着关中以及四周。
表面上他有蜀中和河西四郡两个选择,但实际上他只有一个,那就是河西四郡。
他刚刚统一关中,在这里的统治基础还相当的薄弱,现在的稳定完全是建立在军事胜利上的,这种统治是相当脆弱的,如果一个不慎,不说遭遇战争失败,即便是稍稍不顺,就有可能会造成崩盘。
战无不胜的形象对现在的慕容垂来说,是维持整个关中的关键。
所以他在挑选对手的时候,就不得不挑选那些更软柿子的一方。
蜀中无论战力如何,但那个地方易守难攻,很可能会陷入长久的拉锯战中,在蜀中攻城,所要遭遇的实在是难以想象。
尤其是统治蜀中的还是曹氏,作为覆灭了魏国的人,曹律一定会和慕容垂死战到底,这种情况下,想要快速的攻下蜀中,就是一个完全不可能的任务。
既然如此,那慕容垂就不会选择蜀中作为对手。
而且对慕容垂这种名将来说,攻城战实在是不划算,野战和攻城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战争。
古之名将大多数都是野战的超级高手,因为只有野战才能体现一个名将的智谋和勇武,而攻城战和守城战,一座城池和险关的加成实在是太大了。
当初函谷关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就算是古之名将去进攻,随便一个二流将领就能让其在城下喋血。
河西四郡就没有这个问题,那里一马平川,是骑兵纵横最适合的地点,而慕容垂麾下最强的就是燕国铁骑,而且河西四郡普遍没有坚城,甚至没有什么高山险阻。
在那里打仗,拼的完全就是将帅的内功,而这方面慕容垂不畏惧任何人,他坚信自己是天下最强的将帅。
昔年洛无疾从长安出发,奔袭千里进入河西走廊,现在慕容垂同样从长安出发,率领着万余骑兵,前往河西,而关中,他则留给王猛来治理,杨成则被他带着前往前线。
从这个安排里面,就能够看出来,慕容垂还是有一些政治能力的,王猛唯一的依仗就是他慕容垂,所以在二人中,慕容垂更重用王猛。
当然,王猛的确更优秀,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
这世上同时有两场战争发生。
慕容垂吞并凉州之战。
燕梁灭汉之战。
庞然大物愈发庞大,这就是分久必合的道理。
————
这世上总是旧的事物被新的事物取代,当汉末的时代彻底远去,当魏国和汉国先后死于并不光彩中时,我们都知道,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已经是雨打风吹去,我们用新的史书来命名这个时代,它被称之为南北朝,一个统一北方的政权,和一个统一南方的政权,告诉天下人,这是燕国和梁国的时代。——《诸夏·南北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