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攻略偏执反派又抛弃他后 > 第 16 章(第2页)

第 16 章(第2页)

竹林煮茶,不得不说听起来是挺风雅的。

傅苒在心里认可了一下男二的品味,就这么毫无防备地坐下喝了一口,结果差点被呛到。

好一言难尽的……茶啊。

跟她以前喝过的完全不一样,这里头的茶叶已经碾碎成了粉,好像混合着盐、葱、姜和橘皮,还加了一些乱七八糟看不出是什么的香料,要多奇怪有多奇怪。

这跟黑暗料理有什么区别!

苏琼月却浑然不觉,看起来已经接受了茶就是这个味道:“茶汤虽然制法与酪浆不同,但也别有一番风味,世子要是从小习惯了,应该会觉得比酪乳更清爽吧。”

萧徵闻言只是笑了笑:“其实,我幼时家中反而很少饮茶,倒是后来年岁渐长,伏案日久,才会常常用以提神。”

大概是见到傅苒对着茶盏面露难色,他边说着,边轻柔地将茶食里的一碟蜜饯递到她面前道:“若是娘子实在不习惯,含颗糖也许会好些。”

确实,蜜渍过的梅子酸酸甜甜的,马上把茶汤那种奇怪的余味冲淡了很多。

傅苒咬着一颗梅子,打量着他细致的神色变化,心想能体贴到这种地步,也真不愧是经典的温柔男二。

而且据她了解,萧徵不是仅仅对于某几个人如此,而是因为成长环境的原因,极其擅长察言观色,做事风格也属于八面玲珑的类型,很少直接得罪谁。

所以跟不解风情的谢青行和脑子有病的晏绝相比,难怪最后还是他赢得了女主的信任。

但事实证明,她最近是有点乌鸦嘴属性在身上的。

脑海里划过这个念头的同时,熟悉的少年声音就好巧不巧地在她身后响了起来。

“阿姊今日竟然有这样的雅兴,怎么不告诉我?”

竹林后的身影逆光而来,如同忽然闯入的不速之客,让这平和而宁静的氛围为之一滞,唯有苏琼月不显得太意外:“阿真,别说笑了,你不是最近忙得很,我哪里好去打扰,倒是你这时候为什么会来?”

晏绝的视线从在座几人中扫过,望见意料之中的萧徵,还有……背对着他坚决装不认识的傅苒。

他的话音顿了顿:“说来也没什么,不过是因为方才经过永宁寺外,正好有位比丘在讲《贤愚经》,所以停下来听了一会,又隐约察觉到后院的乐声,想来是阿姊,便顺路过来看看。”

这缘由的确是平常,可苏琼月是知道他素来对佛法没有半点兴趣,竟然能让他驻足倾听,说法的无疑是位高人,一时好奇道:“那位高僧说了什么?”

“比丘讲的是经文中的哪段,我也不大记得了。”少年坦然看向琴案后的萧徵,唇边却挂上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只记得他用的譬喻,说是燕子不耐严寒,每凡冬日总要迁徙到温暖的地方,可就算年年南飞,它们都还是是眷恋故巢,不论多远都想着要回去。禽鸟尚且如此,世上的人又有什么分别?”

傅苒虽然不知道《贤愚经》里到底讲了些什么东西,但猜都能猜到,这段肯定是小病娇临时瞎编出来的。

她同情地看了看被坑的萧徵,心道他还真是见缝插针就要给情敌上眼药啊。

虽然苏琼月好像似懂非懂,但她都能听出来,这话已经是相当明显的讽刺了。

因为萧徵这个人身世比较复杂,他本身不是北朝人,而是当年投奔过来的南梁义阳王萧承业之子。

其父萧承业原本是镇守彭城的南梁徐州刺史,因受皇帝猜忌一度流亡北朝。由于此人是南梁皇室,但异姓不得授王,因此获朝廷实封为公,特加“梁王”之号,又因他原配妻子在逃亡过程中已经遇难,得以娶建兴公主为妻,从而和皇家正式搭上了关系。

然而萧徵的身份尴尬之处正在这里。

他是萧承业原配所生的长子,可生母已经亡故,自身寄居别国,继母还是一国的长公主,于南北两边都不讨好。

况且梁王萧承业客居了没几年,在南梁皇帝驾崩,局势改变后便被赎了回去。此后由于南梁内部变动剧烈,继位的废帝遭弑,萧承业反而迎风直上,在建康势力的簇拥下摇身一变掌握了大权。这下,以被留在北边的萧徵处境就变得危险起来,几乎与质子无异。

算起来他本就是南梁人,此时局势又敏感,他只要表露出任何思乡之意,在旁人看来无异于赤裸裸昭示自己对北朝的叛心,于他而言绝无好处。

但萧徵显然也不是吃素的,脸上并无半分慌乱,缓声回道:“我听闻南部尚书谋反被诛,现今尚书省事务繁多,堆积的案卷都快处理不过来了,不知为何清河王竟如此清闲,还能有闲暇途经寺中听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