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丝毫不担心。
许秋的讲解深入浅出,连普通人都能听懂,这也让很多人第一次明白了医学与手术的魅力何在。
如今难度虽然骤升,但众人只觉得比赛将更加精彩,反而愈加期待了。
……
这一轮比赛和上一回一样。
同样是一定时间制定手术方案。
随后是半个小时的手术时间。
而最终成绩,也将由二者的表现综合给出。
没过多久,众人的手术方案就已经送上来了。
这一项手术,理论上来说,只要把握复合损伤的核心矛盾——出血控制、神经保护和多脏器修复的时效性冲突——就足够了。
当然,这句话和“题目只要做对了就不会错”一样,属于完全无用的废话。
事实上,想要达成这些目标,别说是某个医生了,就是对许多医院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而且与前一项手术相比,光是从方案来看,这一例手术就复杂太多了。
像协和的陈锐,选择的是传统分阶处理,以损伤控制外科优先,操作步骤繁多:先是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止血、随后腹腔镜脾切除、再考虑做颅骨碎片磁吸清除术,最后是c3椎体前路钢板固定以及人工脑膜移植……
而霍普金斯医院的内森那边,则是采取三术同步的策略。
利用hybrid手术室联合作战,介入、机器人辅助都有用上。
可谓是各种高精尖设备的集中体现了。
这要是分派系的话,陈锐大概就是传统派,而内森则是维新派……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内森最擅长的其实是对神经的处理。
像许秋的颈七互换术,就是内森极为擅长的领域。
然而这前两轮考核,一个是脑干区血管畸形,一个是复合损伤……与神经都有关系,但关系都不大。
可以说内森是天崩开局了。
能借助各类辅助装置排在前列,已经足以说明他的天分之高。
当然,并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
更多的人,目光都落在赵雪薇与威格身上。
所有人也都在等待着许秋的讲解。
这次的手术方案复杂得令同行都难以揣摩出目的,若是没有许秋的讲解,他们的感觉和辍学了一个学期的大学生上高数课差不多了。
此时,许多评委也看向了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