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2003:从外贸开始 > 第934章 营收破千亿的顶级待遇(第3页)

第934章 营收破千亿的顶级待遇(第3页)

动力电池板块业务的营收对比起去年多了差不多100亿元,还是在贸易摩擦以及加征关税等等背景之下,有这个成绩就已经很不错了。

说起来尉来动力电池方面的增速真是让人侧目,从最高的几乎为零一直撑到2015年的营收超过50亿元,步入正轨的动力电池业务营收几乎是一年一个台阶。

57亿,147亿,200亿,296亿。

四个财年的时间里,动力电池业务在尉来整体营收方面的占比已经达到了22%之多,净利润方面更是超过32%了,无论是改革还是转型当中的业务结构,尉来在2018年都是相当成功的。

“1307。8亿元的总营收,103。485亿元的净利润,这个成绩单老板可能去评一下2018年度最佳企业领导者了。”

通过十年时间打造一个千亿营收的实体企业,在十周年之际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创下纪录,还是在国际局势突变的背景之下,檀锦程带领的尉来这一份财报都是值得上定的。

最为关键的是,在如此背景之下,这位年轻领导者没有止步不前,当企业出现经营问题之时能够果断的进行改革,通过各种战略以及具体策略上的调整,让企业发生质的变化。

这是央视财经频道第一期对话栏目的内容,播出时间是在尉来财报公布的三月初之后,当期对方栏目收视率较平时提升了300%,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5亿,#檀锦程对话#话题登上热搜榜首。

大量的外媒引用节目内容,分析尉来的经营策略以及檀锦程的一系列布局。

“也好,也不好吧。”

好处不用多说,坏话就是在大环境背景之下,尉来的每一寸几乎都放在公众关注之下,包括檀锦程在海外一些原材料资源的布局也是大量浮出水面。

闷声发大财的日子他是再也不敢想了,但如此密集的关注,尤其是在外网引起了不小轰动,这对他全球化战略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资源这玩意儿跟生意不同,生意还可以调整,但是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你占得多了别人就少了,尉来从今年开始在原材料安全方面的功夫要更足一些才行。

财经频道把今年第一期播出给了他,起初他是拒绝的,按理说这玩意儿还真轮不到了,2018年经受巨大考验的菊厂创始人,2018年度同样创造各项纪录,接棒老马的张勇以及打赢跟雷布斯10亿赌约的董小姐,还有其他一些企业家都是2019年的风云人物。

在复杂环境之下交出完美答卷的檀锦程,当然是有资格接受对话栏目的专访,但开年第一期,这风头就太大了。

只不过这玩意儿他就是想拒绝也拒绝不了,对话栏目也是诚意十足,这期采访的录制时间甚至提到了过年期间。

也就是在他老家民房里布景搭建,主持人与采访团队放弃过节假期,亲自飞到一个小山村去采访,为的就是不给檀锦程拒绝的机会。

另外檀老板还接到了一通电话,懂的都懂。

包括播出前后的话题度,也是有幕后因素推动的,让檀老板出这么大风头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树立一个新的榜样,再者2018年的尉来确实做得不错。

全球动力电池头部供应商,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第一,销量,营收,净利以及转型与改革等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好,尉来财报还没有公布之前的二月份,尉来股份的股价就持续的上涨。

顺带着还带动了尉来供应商在内的一系列尉来概念股,整个汽车板块也在尉来的带动之下也上涨不少。

2018年,浙省营收超过千亿元的企业一共11家,相较于2017年新增了三家,尉来就是三家新增当中的一员,超过1300亿元的营收,更是直接上升到千亿企业名单当中的第四名。

比石化巨头荣盛的营收还要多出20亿元,排在尉来前面的是阿狸,特产中大以及同行吉利。

除了吊炸天的尉来集团,檀锦程手里还有营收845亿元的互联网公司橙子集团以及营收超百亿的两轮电动车龙头闪驰科技。

这成绩放在一名不满34周岁的年轻企业家手里,怎么看怎么的都显然得有科幻,但事实就是如此。

三家企业加起来的总营收超过2200亿元,让北仓区一举超越鄞州成为甬城区县排名第一,同时也让北仓达到全国百强县的规模。

这一速度可是足足让北仓提高了好几年,虽说尉来大部分工厂的营收以及个税不在北仓区,但统计起来的大头还是在北仓这边,且这么多年尉来的核心技术部门一直在北仓,这可把北仓区给乐坏了。

除了尉来,不要忘记了,橙子集团845亿元的总营收,可又是一家千亿级别营收的企业啊,按檀老板给出的预期,就算是2019年达不到,那2020几乎就是注定的了。

这话一点都不嚣张,人工智能的快速应用,以及丁丁还有高德等之前没什么营收能力的几大板块,在后续几年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传统的垂直电商网站影响力虽不如从前,但已经形成的固定客户群体,会让橙品会维持保持着活力,游戏方面的业务就更不用说了。

这还是檀老板往谦虚了说了,实际上2019财年度营收破千亿是肯定的,2018年其实就差不多,不过由于财务统计的不同,加上汇率的变化以及部分业务没有统计进去,才有了这个数据。

这倒不是他想低调,而是上市公司的财务准则弄的,想低调他也犯不着用这种方式。

用主持人采访之后私下的话来说,檀总作为开年第一期人物完全是配得上的,根本无需过于考虑太多,不过主持这么说也是有小心思的,这些年檀大老板的专访越来越难了。

哪怕是他们也是如此,上次汽车之友那两名记者真是走了狗屎运。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