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脚脖子都快磨破了,多疼呀。”江渔无奈地叹了口气。
老妇人把她又扯远了点儿,两人在墙角坐下,她这才压低声音说道:“你刚来,不知道。她是个人贩子,拐卖孩子。咱们这儿好多当妈的,能不恨这种人嘛。尤其是她进来以后,谁都不搭理,让干啥都不干……”
她朝大脸盘子呶了呶嘴:“大林教训她好多次,她还是那样。后来兰姐发话了,只要不寻死,就别管她。”
“以前新闻也报过拐卖孩子被抓,没听说判死刑的,不至于那么想不开。”江渔不以为然。
老妇人左右看了看,说:“谁说的?她刚进来头一个晚上,半夜拿头往墙上撞,多亏大林反应快,给拦住了。也不怪大林烦她烦得要命,那天她值班,这人要真死了,也得跟着吃挂落。”
“还真自杀过?”江渔惊讶地问道,“她得卖了多少个孩子呀?”
她之前看过案卷,王玲之所以落网,是被同案供出来的。
那个人可以算是她的下线,寻找合适的孩子,拐骗到手之后由她卖到外地。
据同案交代,经过他手交给王玲的孩子就有二十七个。
问及王玲还有多少个下线,同案说应该还有,但他一个都不认识。
他和王玲是单线联系,每次孩子交给她,她会按“品质”现场定价,直接给钱。
而且只在交易的时候才会见面,平时绝不联系。而且交易地点也不固定,都是同案打电话,由她来定时间和地点。
可以说,除了一个电话号码,同案对王玲几乎是一无所知。
而王玲落网后,拒不交代她还有多少个下线,孩子都被卖到了哪里。致使案情难以突破,这才使江渔有了进看守所的“机会”。
她本想从老妇人嘴里打探点儿消息,谁知老妇人却是摇头:“那我可就不知道了,她谁都不理。我跟她说过话,人家就象没听见似的。”
随后她拍了拍江渔的膝盖:“闺女,我姓黄,她们都叫我黄姨,你叫啥名?”
江渔报了自己的姓名,黄姨又问:“看你年纪不大,也挺懂事儿的,因为什么进来的呀?”
“唉……倒霉呗。”江渔叹了口气,“老板卷钱跑了,我们都被带到公安局,一通盘问,然后就送到这儿来了。您说,我这刚上班没到两个月,连老板的面都没见几次,话都没说过,唉……真是倒霉透了。”
“你这事儿不大,查清楚也就出去了。”黄姨安慰道。
“但愿吧。”江渔深吸一口气,转而问,“黄姨,您因为什么呀?”
“我……贪小便宜。”黄姨叹息,“我和老伴儿开了个早点铺,有个客人把包落下了,我一时鬼迷心窍……就给藏了起来。人家报了警,警察到店里给搜出来了。六个月啊,判了六个月,现在还剩两个多月呢,以后啊,我可再也不敢占人便宜了。”
“也没多长时间了,以后出去了好过日子。”江渔朝她笑笑,朝女人的方向瞟了一眼,又问,“黄姨,我听说判了重刑才戴那个玩意儿,她判了多少年呀?”
“还没判呢,听说呀,问题没交代清楚。”黄姨凑到她耳边说,“戴那个是因为上次自杀的事儿,表现好的话,过几天就能摘了。真要是判了,就不跟咱们穿一样色的马甲了。再说她那可不是多少年的事儿,没准儿就是个无期。”
一般提审或是会见都会安排在这个时间段,透过铁门上的栏杆,不时可以看到管教提人的身影。
“王玲,出来!”一名管教站在了四零三监室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