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
注1:《后汉书·何进传》:(刘宏)属(刘)协于蹇硕。史书上没有记载刘宏有留下明确的遗诏,文中就设定成没有了。
第112章玄德,你的马甲掉了
诸葛亮从小就明白自己是与众不同的。
这种与众不同,并不在于他的身材有多么高大、面容多么俊秀、家世多么显赫,而在于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师长。
那位师长是个道士,名叫得玄。
说起来这位得玄师长,其实在他短短八年的生命中并未出现过几回。哪怕诸葛亮天资聪颖,可以清楚地忆起三岁之前的事情,对于这位得玄师长也仅有一抹如月光般浅淡的记忆。
印象中,得玄师长总是穿着一件淡黄色的麻衣道袍,雪白的头发用木簪高高地挽在头顶。比实际年龄要青春稚嫩的脸庞淹没在一大堆白花花的胡子里,叫人总是看不清他的五官。
唯一的、总是清晰的,便是那一双明亮的眼睛——如同夜空中的北斗星,永远闪耀着亘古不灭的光。
于是,一年难得见得玄师长一面的诸葛亮只能在无数个没有得玄师长陪伴的日日夜夜里,反复回忆那双北斗星辰一般的眼眸,用记忆作手在其上细细描画。
得玄师长虽然不常来看望诸葛亮,但对他的教导却从未落下。
自从他三岁开始记事,他便每月能收到得玄师长托人送来的包裹,里面塞满了各种新奇的画册。五彩缤纷的图画上,一个和自己年岁差不多的小人做着各种事情:洗手、行礼、玩耍、学习……他模仿着书上的小人行动坐卧,家里的长辈都夸他规矩有礼。
后来,随着他的年岁渐渐长大,包裹换成了木箱子,画册换成了写满了字句的书籍。
从那些书籍中,诸葛亮逐渐明白了什么是数学、什么是地理、什么是生物、什么是物理、什么是化学;
明白了人之所以会生病,大多是因为一种名为“细菌”的肉眼看不见的小虫子;
明白了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向下降,冷热空气对流形成了风;
明白了人们脚下踏着的这块土地其实是一个不断旋转的球体,苹果因此向下掉落,炎日因此东升;
明白了三角形中各个角的角度与边的边长之间有着固定的数量关系,只要知道相应的条件就能求出未知的边角数据……
这一切的知识,他的父母长辈没有教过他,他的儒家经典不会教给他,他身边的其他人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起先,诸葛亮对这些知识也是有所怀疑的,但在几个简单的试验都得到了验证后,他便明白这些知识全都是真实、正确的。
诸葛亮敏锐地意识到,得玄师长教给自己的这些知识价值巨大,如果肆意炫耀便如同小儿怀抱千金行于闹事,时间长了必然会引来祸患。
于是,他一边如饥似渴地用功学习,一边低调地将所有的书籍都收拾藏好。只有长辈们主动问起的时候,他才会避重就轻地说上一两句。
好在,得玄师长的身份是个隐居世外的得道高人,懂一些普通人不懂的知识也是常事。长辈们往往感叹了一番后,便不会再多问了。
除了书籍之外,得玄师长偶尔还会送来各种稀奇古怪的物品。
比如说,有一种分成上下两栏的木框子,里面竖着一条条的小棍子。上面一栏的每根小棍子上都穿着两颗活动的珠子;下面一栏的每根小棍子上都穿着五颗活动的珠子。只要按照口诀波动上下的珠子,就能进行快速的计算。
诸葛亮点评:算盘非常好用,极大地缩短了计算时间、提高了准确率。
比如说,有一种通体都上了黑漆的木板,配套着还有一种用石膏和石灰混合而成的小圆柱。用小圆柱在黑木板上涂写,就能清晰地显出字来。
诸葛亮点评:黑板和粉笔很好用。但粉笔的粉尘较大且对手部有轻微腐蚀性,建议改进。
比如说,有一种长方形的布条,布条的四个角上还缝了细长的带子。布条里面有夹层,里面装满了蓬松柔软的棉花。诸葛亮起先不知道这布条是干什么用的,后来无意间被两个姐姐撞见,才知道这叫“月事带”。
诸葛亮点评:亮乃男子,师长怎么能把月事带送来给我看呢?师长难道分不清男女吗?请师长以后不要再如此戏耍亮了!
另附了一张小纸条:大姐觉得棉花干净,很喜欢。但棉花不吸水,不如草木灰好用。二姐觉得棉花太贵了,舍不得用。望师长能想办法改进。
总之,无论得玄师长送来的物品是好用还是不好用、靠谱还是不靠谱,诸葛亮都会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并且给出有理有据的改进意见。
而收到回信的得玄师长也会认真地对改进意见进行分析、落实。
往往到第二个月的时候,诸葛亮就能从木箱里找到已经改好了的物品,或者被得玄师长再次修改了的设计图纸。
两个人就在这一月又一月的往来通信中,不断地进行着讨论和交流。
而诸葛亮,也在这一月又一月的精进成长中,逐渐地察觉到了不同寻常的地方。
比如,当兄长诸葛瑾看到了他手里的算盘后,惊讶地道:“亮弟什么时候去宏文堂买了个算盘?你平常不是不逛市集吗?……咦,不对,这不是弘文堂的算盘。这可比弘文堂的算盘做得精致多了……”
诸葛亮第一次听说弘文堂,便追问了几句。然后他就听说,这弘文堂是从幽州玄菟郡发家的一号书舍,商号开遍了大汉各郡县,专卖笔墨纸砚。
算盘就是弘文堂最先开始卖的。后来其他的商户虽多有仿制,但讲究一点的人家还是最喜欢到弘文堂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