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穷的地方,喊破喉咙,人家也舍不得买肉包子吃。
三个肉包子十五文钱,都能割一斤肉回家自己包了。
陆杨往县衙那边走,再绕几家私塾、书院。
他特地起早进城,就为着这一刻。
供得起书生的人家,再穷不会短了吃喝。
哪怕是刚入学启蒙的小书生郎,也都齐齐整整,手里有点铜板。
陆杨做的肉包子,最大的特色是皮薄馅厚。
他会做生意,取了一个大肉包子放手上,吆喝着“卖包子,皮薄馅厚的大肉包子”,还给人看包子。
大肉包子谁不馋?别处包子褶子齐整,外皮白软,他们都馋,更何况这透着酱色的大肉包子?
陆杨走路的速度,取决于这条街的客人数量。
被吸引的人多,他就走慢一些。
比如现在,在书院外头,他看见好几个小书生郎身边都有大人,吆喝得更加热情了。
“卖包子!皮薄馅厚的肉包子!五文钱一个!大哥大嫂买包子吗?热乎乎的大包子,给孩子买一个吧?天冷,吃个热乎包子,孩子读书有劲!”
大哥大嫂买不买,得看孩子有多馋。
陆杨把他手里的肉包子掰开,给周边人看看包子里肉馅儿多足。
他馋孩子,知道付钱的人是谁,生意还没做,就笑眯眯说:“今天我第一次来这里,跟各位混个脸熟,你们可以尝尝我的包子。”
尝的是他手上的包子,有人说他拿手里久了,嫌脏,不愿意要。这是讲究人。
余下一些人就没那么客气,几个人过来把包子分了。
几人吃得香,包子冷了,美味依然。
肉馅真真的,没往里边加菜凑数,连面皮都薄,一个包子,好大一团肉馅,偏偏每一块肉馅都熟到了芯子,蒸到入味,口感均匀。
面皮冷了,微微发硬,口味不如刚蒸出来的香,但要比纯粹的干面皮好吃。沾了肉酱的汁水,一口都吃不够。
卖吃食,最忌讳当哑巴。
分食之后的包子,一人就一口的分量,陆杨还要给他们解说。
“我这包子,用的是刚割下来的鲜肉,取的肥瘦相间的部分,你们看看,肉馅都是一粒粒的,这样吃起来口感更好,每一口都能嚼到肉。我用做酱肉的法子做的馅料,酱肉你们吃过吗?放在酒楼里,一盘子酱肉要八十文钱呢!吃光了肉,用酱汁都能再下两碗饭!你们尝尝面皮,面皮蘸酱,那味道,包子刚出锅,我隔壁的邻居都闻着味儿就来了,二话不说买了十个,他家孩子都馋哭了!”
书院门口的小书生郎也馋哭了。
不知前情,三三俩俩来上学的大书生们,看门口有人吃包子,还是这样香的酱肉包子,手里阔绰的,掏钱买两个尝鲜。
进了书院,就不好再吃东西。
他买了包子,就在门口吃上了。
陆杨从背篓里给他取包子。
他用薄被子在背篓下铺了一层,又用油纸隔离,最上头是干净的素布搭着,干干净净的,包子拿出来冒着热气,一看外皮透酱色,就知道这包子和试吃的样品一样。
等那书生吃上包子,两口咬掉一半,香味传出来,周围一片吞咽口水的声音。
热乎乎的酱肉包子肯定比冷包子香。
小书生郎追着问大书生:“师兄,师兄,包子好吃吗?”
这书生说好吃。
他一句好吃,给陆杨拉了数单生意。
陆杨看他顺眼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