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当先答道:“既然是一出正常的增兵,陛下就近调度就是了。大可令早前就驻扎在凉州的独孤卿云在临近折冲府募兵,而后推进西疆。”
独孤卿云出自陇西李氏,但因他的祖父乃是独孤信的家臣,所以从祖辈开始便改姓为独孤,自永徽五年被授予上柱国后便一直坐镇在西域地界。
虽没有极大的战功,但胜在一个稳字,起码在兵权在手的情况下,绝不会做出什么冒进的举动。
李治当即应道:“好!就按邢国公所说安排。”
但他刚说出这话,又忽然听见下头传来了李清月的声音,“我能再多举荐一个人吗?此人目前做不成主将,但是我觉得她有必要做个副将一同前往。”
因铁勒道安抚和西域增兵的将领都已敲定,李治的偏头痛比起方才缓解了许多,这让他甚至还能朝着李清月调侃道:“你总不会是说,这个副将是你自己吧?”
“那怎么可能?”李清月摆了摆手,表示别开这等玩笑,“我说的,是我这熊津大都督府中的司马,也是阿耶钦封的右武卫翊卫校尉阿史那卓云。”
卓云的后头那个官名,确实是李治在其得胜归来之后加封的,正好能在李清月增加的右武卫将军官职之下作为助手。
对她在高丽征战期间的战功,李治也心中有数。
所以他没直接拒绝李清月的这个建议,而是垂眸沉思了一瞬,再度开口:“将你的理由说说看。”
“不需要有针对性地设防,不代表不要面面俱到。忽然折损一万多骑兵在天山之地,西突厥两位可汗是何想法,也必须考虑在内。”
“阿耶给这两人起了兴昔亡、继往绝的头衔,但怎知他们真的愿意自此臣服、再无异心呢?毕竟,这两人终究不像是郕国公一般入朝为官,而是继续统辖着弩失毕五部和咄陆五部。”
李清月迎着李治的目光,果断地说道:“比起阿史那弥射和阿史那布真,我想阿耶也应该更相信道真与卓云这对兄妹在辅国大将军教导之下的忠诚。所以让卓云担任独孤将军的副将,监督两位西突厥可汗的动向,确实有这个必要。”
阿史那卓云的履历太少,年龄不大,还是个女子,更容易让两位西突厥可汗忽略掉她的威胁。
但别忘了,卓云是敢杀入渊盖苏文侧翼,杀出一番动乱的将领!
倘若西突厥真有异动,李清月相信,她必定会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
李治朝着另外几人看去,见他们都没提出什么异议,当即拍板了此事。
不过,这显然不能挂着熊津大都督府属官的名头了。而是暂时令阿史那卓云以右武卫翊卫左郎将的身份,作为独孤将军的副将出征。
……
“首次参与军事议会的感觉如何?”
当李清月走出议会之地的时候,就听到等在外头的武媚娘问道。
她转头朝着母亲看去,眼睛里有一瞬好像有星光在闪动。
“感觉啊……我感觉改变已经到来了。”
第134章
阿娘能有过问政务的权力,是改变之始。
公主有参知军事的资格,是大势必然。
现在,便已到了女将可以单独为官,不必托庇在公主的名下。
等同于是又往外迈出了一步。
在这已彻底进入春日的长安城中,除却扑面而来的春风,还是这样的一条诏令被通过,更能让人感到心中快慰,只觉希望油然而生。
武媚娘就算还没有问及方才议事之中的具体情况,也能对这句改变隐约有了些猜测——在方才的那出议事中,阿菟必定又把握住了时机再进一步。
那么,她也不能太落后了。
她拍了拍女儿的肩膀说道:“去做你要做的事情吧,我去找你阿耶。”
西域战事的变故,让陛下又多了几分有心无力。
在英国公、邢国公抵达之前完成问诊的太医,也是这样说的:要让陛下尽量减少心绪的波动,要不然旧疾复发,很有可能会比显庆五年的情况还要糟糕。
那么大有可能,李治要将有司商议僧侣叩拜天子和亲人之事往后推迟。
可武媚娘觉得,倒也不必推延。
这是陛下希望达成的事情,也已令上官仪起草了集议诏书的雏形,为何要因为他身体欠佳而有所止步呢?
反正她这位皇后已协助打理政务将近一年半了,到如今也自然可以帮忙汇总各方意见。
千万莫要小看这个机会啊。
如果说在一二月间的流外官考核,筛选出能前往熊津大都督府任职的人,是让她的手边掌握了一些朝堂之外的人才资料,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