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闯登天台?”
洛阳学宫各处,有闭关的人被钟声唤醒,露出讶异之色。
第四重天台,站在此处的天骄,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李讲顺梯而上,刚一来到,面前便多出了一张桌子,文房四宝俱在,纸页方方正正地摆着。
他有些讶异,没想到这里考验的居然是书法。
从古至今,琴棋书画作为文人雅士必备的技能,素来有“文人四友”的美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中,因为书法与每一个文人都息息相关,所以日常的地位最高,还有“字迹是文人的第二张脸”的说法。
看到李讲踏入第四层高台,众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好奇。
因为,平日里,很少听人谈论关于李讲的书法。
一方面,是李讲的作品太好了,将绝大多数的目光吸引而去。
另一方面,有几个人有机会看到李讲的亲笔?
这种机会太少了,人们连作品内容都是道听途说为多,有的消息渠道少一点的,更是只能看《长安报》了解。
众目睽睽之下,李讲提笔沾墨,伴随着手腕与毛笔的移动,在纸页上写下一个大大的“永”字。
学过书法的人都知道,“永”这个字,看似简单,却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
很多书法家,哪怕已经功成名就,要想功底不削退,也要经常练习这个字。
因为小小的一个“永”,将正楷中的,侧、勒、弩、趯、策、掠、啄和磔共八种笔法都包含在内。
“永”相当于书法之道的基石。
读书人若是能够将“永”给写好,其他的字自然信手拈来。
在不为人知的日子里,李讲常常通过金色大书,临摹包括但不限于,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等诸位大家所写的“永”字。
这段时间,正好有所心得,借此机会得以检验。
李讲执笔,悬腕身躬,神情庄重,从未有过这般的认真,像是进入了一种玄而又玄的状态。
李讲以逆锋起笔,中锋行笔,稳若泰山,从容不迫。
小小的一个“永”字写成,金光在纸页上绽放,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虚空中有三色霞光绽放,将下方旁观的众人照得目瞪口呆。
“字成贯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