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1章
倘若大明的国力真的可以支撑,那么毫无疑问,徐达的这个横跨大路,从海陆两路分兵,一举拿下欧洲的大战略,可以说将之前朱标和朱棣的方案都囊括其中,是真正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的终极战略方案。
然而现在,最终拿主意的,当然只能是大明皇帝陛下,朱元璋。
此时,距离朱元璋深夜召见群臣,已经过了几个时辰,天边已经泛起清晰的鱼肚白,天都快亮了。
不知不觉间,众人已经在这御书房里讨论了一夜。
但其实大部分人都只能是陪衬,真正提出了未来战略方案的,唯有三个人,一个是太子朱标,一个是四皇子朱棣,最后则是跟随陛下南征北战的当世名将,魏国公徐达。
皇上,会作何选择?
朱元璋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仿佛已经胸有成竹。
正要说话,门外忽然匆匆走进一个小太监,躬身禀报道:“启禀陛下,国师大人到了。”
哦?
哄孩子结束?
众人都是眼前一亮。
一方面,羡慕这个秦枫的圣眷之隆,实在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另一方面,大家这一夜都对着这张详细的海图,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哪怕是不需要自己提出足以说服众人的见解,但至少也要跟上太子或是魏国公他们的思路啊。
人家都已经条分缕析地把战略摆在面前了,这要是听都听不懂,还有什么资格做大明的股肱之臣,有什么资格食君之禄为君分忧?
现在,绘制这张海图的人到了。
群臣心中第一时间泛起同一个念头:倒要听一听,这秦枫对于我们大明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有什么高见?
或许!
真的能跳出太子、四皇子、魏国公三个人的思路窠臼,另有全新的战略部署,能够让人耳目一新?
不知怎地,就很期待!
于是,众人翘首期盼,将目光纷纷掠向殿外,等待那个年轻人的身影。
哈哈哈,有趣。
朱元璋见状,不禁表情莞尔。
看来,秦枫在这些人心目中的份量之重,甚至都不亚于自己这个当朝天子了。
唔,说起来,也的确有很多日子没见到秦枫了。
这家伙,说是不理政务,告老还乡,但实际上人在淳化县,也从没放下自己身为国师的身份和职责。
摆在书案上的这张海图,便是秦枫的手笔。
倘若没有如此详尽的海图,没法知道大洋的彼岸都有什么,是否有人类存在,是否有国家政权的存在,一切都是一团黑的话,或许大明向外探索的脚步,还需要更谨慎一些。
只此一项,不论未来大明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秦枫的这张海图,绝对是居功至伟!
不过,说起来,刚才的那三个方案,已经让朱元璋十分赞赏,以他的战略眼光,也认为很难跳出这些思路以外了。
毕竟地图就这么大,外面的国家也就那么多,战略要地,兵家必争之地,在他和徐达这样的经验丰富的军事家眼中,可以说是一望而明。
就算秦枫来了,难道还真能提出不一样的思路,是我们这些人加在一起,也无法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