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叔今日一整日都走路带风,自从唐古小姐回了锦州后,周三叔少有的眉开眼笑。
应该说县衙里的官今日都是笑呵呵的,因为十乌县的棉花和土豆记录工作已经完成了,整个十乌县的棉花产量有一万七千二百斤。
虽然这个产量就产棉大县来讲算是低产,但这是他们第一次大规模种植,而且今年因为大家都抱着试种的心态,开荒种棉的人家很少,大多都是在自家的瓜园分出一半地来种植。
而且这份收获不仅百姓有,他们作为十乌县的官差都是领头多种的,不仅百姓有收获,他们自己除了政绩,也有收获,所以统计完成的大家脸上的笑就没落下过。
“这种时候最是关键,从今天开始晚上加一队巡查的人,严厉杜绝偷抢和刻意捣乱的。”
周三叔想严肃说这件事,但是试了两次还是收不住脸上的笑脸。
刘县丞也笑着点头,“不错,最近来打探的人多了,咱们必须重视起来,就是百姓们也得交待一番。”
不是他们不想推广,只是既然他们出了力,肯定是希望他们管理的十乌县先起来,更何况这可是他们攻克了多少困难赚来的第一个政绩,怎么也得让朝廷知道了再推广吧。
现在这边人就急着来打探不就是想分他们仅有的桃子,不严防怎么行。
这确实是大事,大家都赞同,而且百姓也都不傻,这可是他们生存下来的赚钱营生,是几个铜板就能说出口的吗?
虽然钱还没进口袋,但不说棉花,就是瓜果周小姐都说了,只要品相好的,两文钱一斤的收。
别看价格便宜,一来月州的本地瓜果就这个价,二来瓜果压秤啊,卖上小半个瓜园,怎么也能得几百文了。
虽然粮食很贵,但周大人说了,等卖了棉花他会大量收购一批,就是锦州那里也能买到一
些,平均下来粮食肯定比以往便宜,大家手里有了钱,再也不用天天吃肉干了。
老主簿今天干活也特别麻利,往常慢吞吞似老山羊的步子今天也年轻了好几岁,他握着一纸告示风风火火地走进来。
“门口等告示的百姓都成堆了,大人看看这棉花收购价格填几何?”
老主簿把拟好的未填价格的告示呈上来,手里提着毛笔,就等周三叔一发话立刻填进去。
他孙子可是在家里守着棉花睡不着呢,得了价格他也才安心,他家今年一等棉得了五斤,二等棉得了二斤,土豆得了近两百斤呢。
这个话头一提,大家都关注到周三叔身上,因为他们知道这东西都是周小姐要收的,他们县衙只是为了公平和防止出现二道贩子这才代收,毕竟这是整个县衙创收的第一件大事。
周三叔昨天就和小柳儿商量好了,他知道小侄女不差钱,所以照实说道:“外面的棉花价格大家都打听过了没有,一等棉在商铺里能卖到二百文一斤,二等棉也在一斤一百三十文左右,就是最差的三等棉也能卖个八十文一斤。”
这个大家也只是听说,但周大人说的价格都是他们听来的偏上的,大家都使劲跟着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