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闲情逐野鸥?
笑指都城桥畔月,
几人从此到瀛洲!
这首诗,正是清末李中堂二十一岁时所作的诗。
当时他年少有为,入选优贡,奉命入京参加乡试。
初入京城的他观山河兴胜,壮志满怀,写下了十首《入都》。
这是其中的第一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这首诗中“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也算是名句了。
宁唐就是冲着这两句,才先把这首诗写了出来。
当然,他改了其中的一点内容;这个世界可没有什么卢沟桥,所以他把“笑指卢沟桥畔月”,改成了了“笑指都城桥畔月”了。
这一首诗,明显也不简单。
待到他把全诗写完之后,纸上所泛起的金色宝光,并不逊于昨日的那一首诗。
旁边站着磨墨的女儒生,却是直摸倒吸了一口冷气;她这也是第一次亲眼目睹了一首鸣州级别的诗诞生。
这是何等的大才,竟然就这样轻松写意地写出了鸣州级别的诗。
却不料,宁唐根本就不怎么在意。
这一首诗写出来,又是几十两银子;接着再写一首更好的试试,看能不能达到那个什么镇国经世级别的。
于是,另一首李中堂的诗也在这个世界新鲜出炉了:
临终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
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
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
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
诸君莫作等闲看。
这一首诗写出来,可真是不得了。
纸上直接泛出了血红色的光;那光浓的,甚至直接把立言墨斋的整个院子都给映红了。
在边上伺候的女儒生惊呆了,“镇国!诗成镇国!这是镇国级别的好诗。”
“叫什么?你的涵养哪里去了?”说话的,却是宁唐昨日就见过的杜大儒。
杜大儒直接喝斥责了那个女儒生,却是怕她惊扰到了宁唐的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