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鉴醒来的时候感觉头脑昏沉,疲惫万分,她用手肘撑着自己的身体坐起来,一旁的侍人急忙来搀,双脚落地,游离的理智缓了好一会儿方才回归躯体。侍人们已经在服侍着她穿衣了,她问:“绣竹呢?”
年轻的侍人愣了愣,轻声道:“大总管前两年便已仙去了。”
“哦……对……”方鉴看了看自己散落下来的花白的发,清醒了一些,她已是古稀之年的老妪,绣竹也已离世了。
她净了面,束起有些稀疏的发,着好贵重的紫色公服,揣着笏板,走出了卧房,车马已等在外院。她不由感慨,真的是老了,年轻的时候她去上朝从不乘车,内城之中马匹跑不起速度,但坐在马上,风会吹拂过来,鼓起她公服的袍袖,很是畅快。是从哪一年开始,她不再骑马了呢?
她思索着,上了马车。马车行进之间略有些颠簸,不知不觉她便睡着了,她近来越发迷糊,夜里睡得短,白日里却时不时眯了眼打瞌睡,也总梦到年轻时候的事,那个时候的她意气扬扬,行走都像一股风,不信世上有什么能拦住她。转眼竟也到了这般步履蹒跚的年纪。
马车停了,侍人唤醒了她,她猛地醒过神来,在侍人的搀扶下慢慢下了马车。她按着素日的习惯,理了袍服革带,端正了乌纱,将笏板抱在怀里,迈步走向自己的位置。一路上的官员都向她行礼,她也和蔼地回礼。这朝中比她年老比她位高的人不多了,她看向那些着了绯袍绿袍的面孔都觉得无比青春。
朝会很长,她站习惯了,倒不觉得体乏,只觉得今日特别地疲累,那些说话的声音离她极远,她懒得分辨,抱着笏板出神。她站在最前头,前面没有旁人,再往前便是陛下的御座。
她侍奉了三代君主,从卫杞到卫晞再到现在的卫谨,御座上的面孔一变再变,她站立的位置也从人群之中,一步步到现在这一人之下的地方,她几乎攀到了最高点。许多年前,她一心想着登高,野心勃勃地望着高处的位置,为此迷了眼睛。可真当站到了这里,她却只觉得清冷。她曾想走到高处与一个人并肩,但等到她站上来的时候,她却发现她再也寻不到那个人的身影。真的太冷了。
御座之上年轻的帝王亲政有几个年头了,一举一动都很有些模样。方鉴悄悄地抬眼看她,那是她的学生。她无儿无女孑然一身,自先帝以储副相托之时便将所有的偏爱都倾在了那个小女郎身上。早先是储君,后来是陛下。她几乎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就好像曾经有个人教导她那样。
散了朝,方鉴请求面见君王,才进了永安宫正殿,皇帝卫谨出来迎她。
“老师怎么来了?”
方鉴郑重地行了礼,问了安,而后跪倒在地,从袖中取出一份奏疏举过头顶:“陛下,臣老了,近来精力越发地不济,恳请陛下,准臣致仕还乡。”
卫谨手脚僵硬,她还年轻,本能地依赖着长者,劝道:“老师怎么这么说,老师还……”但她看着眼前人花白的鬓发有些说不出后面的话。
“陛下已经长大啦。”方鉴将奏疏放下,抬眼看向卫谨温言道,“您该是翱翔天际的鹰,安能久在羽翼之下?”
卫谨嗫嚅着,说不出话,神色落寞。
这一日她们聊了许久,方鉴久违地开心,她看着这个女郎一日一日长成,从垂髫小儿到今日的如玉君子。她有些僭越地想,那人当年赞她芝兰玉树的心情,她也能体会一二了。
走出永安宫的时候,她停下脚步回望了一眼。想起那一年,卫杞得闲唤了她进宫对弈。
并非公事她便着了一身常服前去,进殿的时候逆着光,瞧着不大真切,卫杞年纪大了之后眼神有些不好,抬起头看向来人时不由自主地唤道:“高卿……”
方鉴顿住了脚失了神,卫杞瞧清了是她,叹道:“是方卿啊……你与你的老师真像啊。那一年她服阙回来,也是着了这样一身清雅的直裰来见朕……”
方鉴站在原地,忽地落下泪来,泪珠一滴一滴落下来,越来越多,打湿了衣襟,打湿了袍袖,哭得无声无息,却悲痛欲绝。
“啊,怎么哭了呢?”卫杞站起身来,走到她身边,安抚地拍了拍她的脊背,“你现今也到了她去时的年纪了呢。”
方鉴痛得挺不直脊梁,弯下腰跪倒在地。卫杞挥手令殿中服侍的宫人退下,如同当年的高云衢一般摸了摸她将发束得规整的后脑,劝道:“你也想她了吗?那便哭一会儿吧,朕陪你一起。”
那一年,方鉴三十五岁。而高云衢的生命也永远停滞在了三十五岁。
永兴十六年,楚州噩耗传来之后,方鉴痛不欲生,告了病假闭门不出。她有些怕高云衢失望的眼神,却从未想过高云衢一去不回。戴曜走了一趟楚州,最终只带回来高云衢的遗体,高府挂起了丧幡。方鉴不敢去不敢听,仿佛只要看不到现实,那人便还在。直到戴曜杀上门,绣竹没拦住,叫她一路冲到了方鉴的卧房前。方鉴仍是不肯出来,戴曜恼怒之下夺了随从的剑,一脚踹开了房门,冲了进去。
方鉴一身酒气,靠坐在榻前,毫无反应。戴曜将剑架在了她的颈上,她也不躲不避。
“滚起来。”戴曜冷声道。
方鉴仿若未闻。
戴曜咬牙喝道:“不想听听高云衢给你留了什么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