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是大部队,那就应当迅速歼灭,然后再进行转移。
按照这个思路,隆美尔迅速做出部署,步兵左右两侧迂回包抄,形成钳形攻势,战车则在前方化作尖刀,进行突进。
要知道,隆美尔所率领的可是一支集团军,即使进行了分兵,留在这里的兵力也依旧有着绝对优势。
而在兵力方面他确实推断准确了,瓦图京的这支部队只能算是一支不满编的坦克师,兵力并不占优。
但是,要想在短时间内解决这支部队那是不可能的。
在战场迷雾之下,无论是瓦图京还是隆美尔都做出各自所认为最合适的部署。
部署之下,战斗展开了。
由于德军是最先发现,所以他们的步兵率先发起进攻。
德军率先展开自己的步兵队形战术。
德军的步兵战术分为两种,一种是密集队形,一种是疏开队形。
后方的步兵先是以单纵队形赶往战场,在进入战场,距离敌军有五百米时,便立即展开疏开队形。
散开的步兵中,以步兵班为一个作战单位,而每一个作战单位以三人到四人做成一个小组,并且分布在十五平方米的范围内。
为了减少苏军的火力杀伤,各小组和单兵之间既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又要便于互相联络。
但这些作战小组都是用来掩护,其掩护对象便是他们的机枪小组。
机枪小组是步兵的最重要火力,对苏军发起冲锋时,在各个步兵班的掩护下,机枪小组迅速移动。
机枪小组会根据战场情况判断出合适的安置位置,然后步兵班会移动到机枪小组的左右两侧。
以此方式,德军的步兵会形成一条不规则的链式队形。
这样的步兵作战战术,完全是通过与苏军长时间交战经验总结得出。
而苏军的步兵作战战术,也在长久的作战中不断优化。
所以在面对德军的冲锋时,苏军步兵也同样展开队形。
作战单位同样是步兵班,而一个班会被分割成三个作战小组,分别是班长、副班长和二组长。
班长三人,副班长三人,二组长三人。
班长与副班长和二组长之间的间隔距离在二十米左右,而且三个作战小组都有着各自的任务。
班长会作为前锋,二组长当任火力支援,这两个作战小组的主要责任就是为副班长的作战小组提供火力掩护,以便于他们快速前进。
当副班长冲到前列后,则替换成副班长小组和班长小组火力掩护,最后的二组成小组快速前进。
以如此方式,三个作战小组交换着进行火力掩护,以此来快速前进。
在这样的作战方式之下,双方步兵在距离三百米处便开始了第一轮交火。
首先进行射击的,是苏军的一个作战小组,他们架设好机枪之后便开始了火力掩护,不断压制着前方的德军。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作战小组也进行火力掩护,由于配置了波波沙,其火力输出有了明显的提升,形成了一个交叉火力网络。
德军那边也迅速反应过来。
德军步兵机枪手在己方的步兵掩护下,迅速架设起来,并且进行火力压制。
双方的步兵战术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巅峰,所以在步兵火力交锋之下,互有伤亡。
因为双方的作战单位都是以二十米为间隔,这使得战场宽度被不断扩大。
苏军方面,在确定好制定方向之后,便开始调整迫击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