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原本还算团结的国际纵队,在混入西班牙左翼之后开始变味了。
伏龙芝的友好态度确实得到他们的尊重与合作。
可是,自从伏龙芝去世之后,科涅夫便隐瞒了这里面的情况。
伏龙芝在这里的作用跟玛利亚一样,都是属于一条负责团结各方势力的枢纽。
他在的时候,其他人即使互相看不顺眼,也会看在伏龙芝的份上,暂时停止内斗。
可一旦伏龙芝不在了,内部分裂必然会率先发生。
科涅夫将他的死隐瞒起来,其目的就是减缓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的目的达成了。
无论是用反语的方式促使国际纵队配合他们发起攻击,亦或是隐瞒伏龙芝的死亡来避免内讧发生,他都达成了。
可唯独只有一件事,无论科涅夫怎么有头脑也无法弥补。
那就是硬实力上的不足。
依靠里夫山区的易守难攻之地,他们确实挡住了好几轮进攻,再加上第六纵队的敌后作战,着实是让法西联军难以支撑。
可是,随着援军的到来,再加上重武器的加入,即使是里夫山区也很难抵挡得住。
除非是完全深入山区内部。
可一旦彻底深入进去,他们就会与外界断开连接。
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但硬实力摆在这里,能够支撑到现在已经是极限了。
而且,对于伏龙芝去世的消息隐瞒,也越来越困难了。
国际纵队内的人都不是傻子,他们已经察觉到第六纵队内的微妙。
随着他们的不断试探,已经有人猜测,伏龙芝已经离开了摩洛哥,但至少还没有推断出他已经不在世上。
对于这一点,科涅夫犹豫了。
如果继续隐瞒,在他人眼中,伏龙芝会成为临阵缩逃的懦夫。
可如果不隐瞒,他的死讯恐怕会引起军中更大的动**。
然而随着法德西三国联军的步步逼近与前线的不断溃败,科涅夫决定不再做任何隐瞒,将伏龙芝的死讯公布出来。
当伏龙芝的死讯公布出来时,所有人都震惊了。
即使是第六纵队也是如此,毕竟科涅夫在保密工作上已经做到了极致。
然后,他将伏龙芝的信和印章拿了出来,以此来证明自己是现在第六纵队的负责人。
军令如山,第六纵队全体上下都服从命令,毕竟他们是亲眼目睹到科涅夫的能力。
但其他人却不服气,并发生了如科涅夫所预料到的争执与分裂。
一天时间。
短短的一天时间,这勉强团结的联盟便发生分裂。
第二纵队与第三纵队更是爆发了这场战争中的小内战。
这场小内战最终以双方一百多人的死亡而结束。
很讽刺的一件事情,然而这样的事并非第一次发生,也绝不可能是最后一次。
人心已经散了,队伍带不起来了。
第二天,第二纵队开始拒绝听令,即使是反着来说他们也不会去执行,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第三天,第三纵队离开了。
即这两支纵队里面还有不少人愿意留在此处,与第六纵队一同战斗,但终究不是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