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他可以看到士兵们的待遇变得越来越糟糕,于是他把这一切都归罪于那些犹太奸商和贪官污吏。
现实中,他可以看到无数人流离失所,生活艰难,于是他把这一切都归罪于左翼的罢工行为,因为罢工导致工厂停工,然后无法制造更多的物资。
然而,他却看不到德国的经济状况,也看不到德国的资源问题。
在他心中,要让德意志民族走向辉煌,就必须进行掠夺和入侵。
这样的思想观念,在一战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个雏形,那时候他还在维也纳的‘男人之家’进行着‘键盘侠’的生活,他对此深深着迷。
战争期间,他极力反对失败言论,是一位坚定的战争分子。
圣诞节停战,是他最不能接受的事情。
他向身边的袍泽们说道。
“战争不应该有这样的事,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消灭所有挡在面前的敌人,在这里没有所谓的平民,只有士兵。”
这番话并没有得到他人的重视,但他依旧铭记于心。
直到现在,他也是这样认为。
一旦进入战争,就不存在平民,即使他们手无寸铁,即使他们毫无威胁性,也是一种潜在性的威胁。
因此他所追求的是一种赶尽杀绝,彻底灭绝。
而如今他听到了鲁登道夫的苦诉。
一字一句,宛若重锤那般敲打着自己的灵魂。
是啊,背叛德国的不就是共产主义吗。
如果不是他们的背叛,如果不是他们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德国肯定能继续打下去,直到胜利为止。
说到底,那群在大后方闹革命运动的共产主义者,不就是在叛国吗。
很快,他给共产主义者做出了一个定义,不爱国者。
他陷入了自己的思考世界里面,直到鲁登道夫的离开,他也没有察觉到。
这场意外让阿道夫的世界观逐渐成型,并且又一次向奥莉佳写了一封信。
信中,他说道。
“德意志帝国现在已经灭亡了,但我相信,它迟早都会回来,然后重新给欧洲带来格局变化,这个世界需要德国,这个世界迟早都是德意志。”
这封信落到奥莉佳手中时,她看了很久很久。
她无法理解阿道夫现在的状况,也不知道阿道夫为什么会突然间变得如此激进。
但细想一下,她开始回想起来阿道夫并不是突然间激进,而是一直都是如此。
在两人从认识到成为挚友时,便有过一段时间的互相学习与共同奋斗。
奥莉佳教他如何画人像,阿道夫教她如何画建筑,双方都在互相扶持互相努力。
在这段日子里面,她看到了阿道夫的另外一面。
那是隐藏在安静底下的执着,这份强烈的执着让他有了一种愤世嫉俗的冲动。
他不止一次向奥莉佳埋怨,这群犹太资本家一直都是高高在上,从未低下头去正视他们这些底层人民。
奥莉佳对此深有体会,因为在她还不懂事的时候,也是如此。
但是让奥莉佳更加深刻的,绝非阿道夫的愤世嫉俗,而是他的德意志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