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跟零部件生产完全是两码事,这是两个赛道。
红星厂也很着急,但李学武并未催促相关的负责人。
零部件生产马虎,也就是残次品罢了,食品出了问题,那是人命关天。
尤其红星厂生产的小食品,还都是面向青少年的,更要注重质量安全。
宁愿晚生产,也要把安全问题拎清楚。
从国际饭店出来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双方不间断地谈了三个多小时,李怀德没有参与具体的会谈,但坐在那听都觉得累了。
李学武还没怎么样呢,上车以后他先长出了一口气。
“这娘们要钱不要命啊——”
-----------------
一转眼,时间到了周六。
三天的时间,圣塔雅集团组建的技术团队已经在红星厂开展了工作。
最先融入进来的,自然是工程建设团队,他们在圣塔雅集团支援的工程机械一到位,便开始配合红星厂的工程指挥中心,开始了调配工作。
这些工程机械有的还算简单能用,有的则是看不懂,用不上。
机械比人先到,但人不到,机械就用不了。
这也能看得出,目前内地的建筑施工还停留在较为落后的阶段。
有了这些工程师的帮助,红星厂把所有在库的机械都调了出去。
专门培养训练的操作手也在工程师的指挥下开始了施工作业。
不得不说,机械设备就是比人力和单纯的机械要方便的多。
尤其是在进行极限作业的情况下,工程机械的专业性更高。
主管工程的处长郎镇南是个狠人,这么长时间的运作,他对各个工地早已经烂熟于心。
这些外来的和尚只能负责念经,他自有一套高效的管理办法。
而且,红星厂所属工地上的建筑团队也不是这支工程技术团队所熟悉的,所以目前的合作还停留在工程指挥中心,作为参谋指导的作用。
设计团队那边融入工作较慢,不是他们偷懒了,而是工作原因。
他们需要切实地了解红星厂的设计方案和规划,再去看图纸。
不得不说,这些人在来内地前都是有所准备的,意志力很是坚定。
并没有一上来就指手画脚,而是很有合作精神地了解起了材料。
这也让郎镇南舒了一口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技术团队没来的时候他盼着这些人来,技术团队来了,他又怕这些人眼高于顶,把他们当学生。
好在是,对方以合作的姿态出现,让红星厂工程指挥中心的工作氛围都融洽了许多。
李学武的指示,红星厂生态工业园区内所有设计规划和方案都可以给对方看,完全,所有。
包括已经完成设计正在施工的三防工程。
如果技术团队有什么意见,可以上报工程技术办公室研究决定。
红星厂在这个项目上的投入很大,关注度也很高。
窦耀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进来,包括每个月的收益。
除了给职工发放工资以及办公和安全用度,其他所有的资金都砸在了工程设备更新上。
李学武给他申请了一台轿车的指标,这老窦没舍得,一直租用俱乐部的伏尔加M24使用呢。
重要场合就租车,一般场合就借项目部的吉普车,实在没事的时候就骑自行车。
你敢想一个拥有上万名工程工人的公司一把手骑自行车上下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