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是很想去的,但是泰山好像不是很欢迎他。]
[没错,毕竟把他的玉册都丢出来了。]
李隆基听着天幕你一言我一语地嘲笑他,心里只想拼命摇晃自己的脖子。
泰山有什么好去的,泰山马上都要脏了,你还去,现在好了,留给后人更多的笑料了。
为封禅做的准备工作还历历在目。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李隆基已经开始觉得此前那些行为很可笑了。
去他的“英威迈于百王,至德加于四海”,他还因为张说的这句话和封禅这件事而兴奋地成宿成宿睡不着觉,和姜皎一起喝酒宿醉。
现在想来那喝过的酒都流进了脑子里去。
他但凡清醒一点,也不会被那些好听的话给裹住了小脑,没法思考。
他但凡拿出创造盛世的一点点英明神武,现在他就不会站在泰山脚下丢人!
真是老脸都丢尽了。
张说看了眼脸红到脖子根的李隆基,在心里提前为自己鞠了一把眼泪。
很快了,按照心里这个不祥的预感,很快天幕就要背刺他了。
尽管他不知道天幕要背刺什么内容,但是他确信,天幕要背刺他了。
于是张说和李隆基一并,捂住了老脸。
【要说李隆基的心事,张说知道啊。张说自然看出了李隆基“不要不要”的背后是“就要就要”。所以他连续几天上书请愿,这回不要文人儒生了,他亲自请求李隆基顺应天意。李隆基再次推辞,他摆摆手:“嗳,朕没有什么功劳,怎么能封禅呢?”这是想空口套夸夸了。】
【要说张说不愧是文臣之首,执掌文坛三十年,他就是会夸人啊。他一通话把李隆基夸地天花乱坠:创九庙,礼三郊,大舜之孝敬也;敦九族,友弟兄,文王之慈惠也;卑宫室,菲饮食,夏禹之恭俭也;道稽古,德日新,帝尧之文思也;怜黔首,惠苍生,成汤之深仁也;化元漠,风太和,轩皇之至理也。】
【这是把尧舜禹都搬出来了。】
[好家伙,这糖体炮弹,把李隆基都砸晕了。]
[我直呼六六六,要说拍马屁还是古人在行。]
[哈哈哈哈跟张说一比我那群拍马屁的同事都不算什么了。]
[李隆基:飘了飘了,要起飞了。]
天幕下,那个被泰山“扔出去”的玉册就在不远处,那是一个李隆基和张说一抬头就能看到的地方。
这玉册,就是被后人连带着宋真宗的那份一起挖出来的东西。
想想后期泰山这个“光荣榜”变成了“耻辱架”,一君一臣两个人又再次捂住了自己的脸。
之前夸被夸的那些话都是现在丢出去的人啊。
【张说的话,加上全国各地文人儒生的联名上书,让李隆基觉得火候终于差不多了。所以他大手一挥,作顺应民意的样子:封禅!】
【封禅可是一个影响全国的大事,一时间,中央各部门都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了,不管是跟随皇帝一起去的人选,还是护送队伍,小到后勤保障的每一个人员都需要仔细筛选确认。】
【开元十三年的十月十一日,李隆基带着一群人踏上了在去泰山的路,这个队伍排场巨大,相当拉风,光是后勤的小队都绵延了几百里,晚上安营扎寨的帐篷都有几十里。】
哈哈。
经天幕的提醒,李隆基再一次对自己带来的人数有个一个清晰的概念。
当时只想着排场要大,面子要足。
完全没有想过天幕会在这个时候出现,顺便给他来个背刺掀翻他这回事。
所有人,包括那不起眼的后勤小兵都能看到天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