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我在大周赚钱全家 > 第171章 都城选址艰难(第2页)

第171章 都城选址艰难(第2页)

“皇上,原大周江西巡抚沈洪文为人刚正不阿,在治理江西之时兢兢业业,后来江西乱成一片,沈洪文无能为力告老还乡回家修养。

“臣,推荐沈洪文为河南巡抚。”梁冠霖一脸正色的说道。

“咦,这家伙好像跟沈洪文没联系呀。”胡桥生皱了下眉头。

安大钧想了一会,才想起来沈洪文是谁,那个是个了不得的人,当年恩科探花,不到50岁就做到了江西巡抚之位,要不是当初在京中没有靠山,一定会进入翰林院。

钱塘见安大钧和胡桥生没说话大喜过望,急忙起身站起来拱手说道:“皇上,我同意梁大人的推荐,沈洪文沈大人的能力不容置疑,让他去河南任职,定会让河南稳定下来,也会让当地百姓安居乐业。”

刘平安见安大钧和胡桥生没说话,看了钱塘和梁冠霖一眼,心说:“这俩货怎么弄在了一起,不是好现象。”但他也没反对俩人推荐,直接同意下来。

呼……钱塘松了口气,刘平安同意,那就说明他或梁冠霖还是有用的,在刘平安心里他也有一定的地位,否则不会如此痛快。

刘平安给自己倒了杯茶,沉声说道:“以后拿下河北,还需要不少人手,以前给东胡人卖命的官员,能换就换掉,我可不想留着那帮货色祸害百姓。”

“人太多了,别说河南河北,就是山西也有不少投靠我们的人。”都拿下去不合适吧。安大钧皱眉反驳了一句。

“那你说怎么办?不给那些反抗东胡人的官员位置,难道还留给连祖宗都卖了的官员,我不管你找何理由,反正让他们滚蛋。”刘平安也知道安大钧的担心,这些官员在本地根深蒂固,一旦撤换会影响当地治安,甚至税收。

可有些事必须去做,否则天下人如何看大晋国,以后的官员还能有个屁的骨气,反正来回投降,照样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安大钧苦笑一声,他们吏部有的忙了。需要换掉的官员太多了,光是整个河南官员的空缺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陛下,满将军亲率四万大军已经往大都而去,整个北地未来都会并入我大晋的版图,臣请求皇上征发徭役,建造皇宫。”梁冠霖躬身,意气风发的说道。

“梁大人说的是,现在的皇宫太过于寒酸,显示不出我大晋国的威严。”胡桥生认同的点了下头,总督府作为临时皇宫确实不合适。

“这事以后再说,西安不一定是未来晋国国都,我要考虑一下未来都城在哪里最合适。”刘平安挥了下手阻止了此事。

建皇宫,开什么玩笑,草原东胡人势力庞大无比,南方的王善辉的军力毫发无伤,天下还未扫平就开始享受,那不是找死嘛。

“都城不在西安?”

几人都愣了一下。这里可是龙兴之地,不在这里作为晋国都城,那你要去哪里?

几人互相看了一眼也没多问,随后刘平安问询了一下钱塘军队钱粮供应之事后让几人离开,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刘平安回到他那个破后宫后就开始沉思起来,都城到底放在哪里让他难下决定,放在西安肯定不行。

倒不是西安城不好,这里背靠关拢河西,乃是天下强兵所在,但也有一个最大的,也是最致命的问题所在,缺粮。

现在倒是没问题,可一旦大晋国立都城在此,人口就会爆发式增长,一旦缺粮,你怎么办?

从河南运粮食过来?呵呵,别扯了,路上消耗的粮食你就承受不住,关中地区早已不是以前的产粮之地,熟读历史的刘平安知道,不管是汉朝,还是唐朝,自一开始粮食就成了他们最大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没把西安作为都城而是放在了洛阳,很简单,河南能够供应足够的粮食。

唐朝更不用说,经过贞观之治,都城长安人口大增,他儿子登基后没几年就跑去洛阳就食,为啥,缺粮呗。后世键盘侠说的笑话最贴切,大唐王朝是被饿死的。

刘平安绝不会把西安作为都城,一旦天下稍微出现点乱局,或者河南地出现灾荒,整个王朝都会面临危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