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如果光说挣钱的话,肯定是做生意要比建厂要好做。
八十年代私人建厂,说实话,活到后世的没几个。
别的不说,就说雇工人数上,七个是硬标准。
这也是娄小娥为什么要跟何雨柱合伙,要在南方那边建一厂的由来。
这玩意现在只能擦边球。
咱们现在是吸引外资,所以对娄小娥这些人,条件就放得宽松了些。
如果这个时候是何雨柱自己的个人厂子,说不准现在已经进去了。
就算现在挂着中美港合营,给何雨柱盖章的那些领导也是提心吊胆的。
只能说是试验,至于能走到哪步,这个时候谁都不清楚。
所以何雨柱建厂开业的时候,除了大领导以私人身份过来了一趟,其他领导一个都没过来。
而厂里到现在,正式工人恰恰好就是七个。
对的,其他上百号人都是临时工,包括许大茂。
七个正式工人,蓝厂长,小陈,外加五个搞卫生的关系户,月工资22。5,外加各种保险。
其他人什么都没有。
这要早个几年,或者晚个几年,估计没人肯进来。
但这几年,要是没工作,就只能在外面当盲流。
大家都是骑驴找马,先让自己找个工作动起来,然后再看其他有没有合适的。
而且何雨柱搞出了个骚操作,直接拿着娄小娥港岛那边的营业执照,跟那些工人签了雇佣合同。
说白了,就是没啥法律效力,但工人们不懂或者是没办法,何雨柱认这个合同,就是如此而已。
这是有娄小娥跟大领导在何雨柱身后撑着,不然何雨柱也早就拜拜了。
而现在做生意就不同了。
不说那几个大佬,拿日用品换飞机的那种。
人家身后肯定也有人,如果没有,现在也是混不下去的。
但做生意好的一点在于,场地可以不固定,人员可以不固定,生意快进快出,也可以不固定。
从哪个单位混一张介绍信,就可以天南地北的到处乱跑。
惟一一点不好的地方就是,现在何雨柱跟别人做生意,可以用汇票。
而那些生意人,只能把钱到处塞,半路上风险相当大。
所以这个年头,看着别人胯间鼓鼓囊囊,眼神四处乱瞄的,手放在怀里的。别怀疑,那不是小偷,就是做生意的。
怀里放着的说不定就是军刺,而且身上穿的也说不定各种拉跨。
你要凑上前去打招呼,说不定就被那些神经紧张者给捅了。
这个时候四九城的秀水街那些大佬,都是如此过来的。
反正就是常年刀子不离身那种。
真正就是在死亡边线挣扎的主。
这个上面,有上面预估错误的问题。
也就是上面是想着发展个体经济作为集体经济的补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