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六十四章国家的“黑暗面”
在铁门关稍稍补充了一些必须的干粮和淡水,蔡伯俙便率领商队向阿母城前进,一路上他是一点时间都不敢耽搁的,毕竟是大宋与塞尔柱之间的盟约,一旦耽误了时间,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蔡伯俙担心大宋这边赚钱赚得慢了。
官家已经松口,可以收买军需给外朝,这对于已经产能过剩的大宋兵工厂来说实在是干旱中的一场春雨。
蔡伯俙早就知道大宋的官营买卖赚钱的事情,当然对于那些依靠军工生产的官营买卖来说就等同于噩梦。
军工厂的东西是一律不许卖给外朝的,而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大宋的军工厂产能太大,只要机器一开,工人每天生产出来的军需就能够装备一个满编的指挥。
大宋每年的军需也就那么多,再加上官家每年的裁撤军队,眼下大宋所需的军需没有多少,淘汰下来的东西倒是可以卖出去给一些小国,但所需也不是很大。
若是说每年最大的大头订单,也就只有不断扩建的南海舰队了,只不过大宋的军工厂还是没有全部运作起来。
这对三司来说是巨大的浪费,因为那些兵工厂是不能关闭的,里面的工人和匠人都是朝廷在养活,三司拨给的钱财。
也许是被打怕了的原因,也许是对战争随时肯能到来的恐惧,朝臣们宁愿裁撤军队也不愿裁撤这些半停产状态的军工厂。
于是冤大头的也只有三司,好在这两年方丈洲的订单多了起来,随着二皇子不但的扩展在方丈洲的土地,所需的军械也是越来越多,二皇子还在方丈洲组建了舰队。
所需的武器装备便是一个大头,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了军工厂的困境,就在这些军工厂开始全面开动的时候,官家与塞尔柱的盟约来了。
这无疑是对军工厂最好的帮助,蔡伯俙知道西面战争的激烈,塞尔柱是有钱的,他们对军械的所需也是巨大的,所以他才会如此上心。
官家说过,一旦军工厂全面运行起来,工人和匠人的收入多了,自然也就会研究出更为厉害的武器。
这对大宋来说实在是一件好事,大宋最厉害的武器是绝不会卖给外朝的,卖出去的也都是板甲,兵刃,弩箭之内的消耗品。
这些东西卖给塞尔柱,塞尔柱拿去和大秦国作战,其中的消耗必定会很快,蔡伯俙仿佛看到了金山银山不断的往大宋运回来。
出了铁门关之后便是另一幅景象,热闹的人群开始逐渐变得稀疏,大宋的商贾最喜欢的便是成群结队的前进,这样一来还能在路上互相帮扶一下。
当然大多的时候是要付出代价的,但这样的代价对于返程来说实在是太小了,没人愿意在瀚海中走了一半再返回铁门关。
蔡伯俙的商队商队中并没有多少货物,大多数是一些礼节性的礼品,是送给塞尔柱皇帝的赠礼,蔡伯俙相信塞尔柱那便也准备了礼物,否则官家不会让他准备大宋的“特产”送给塞尔柱人。
坐在马车中的蔡伯俙不断的擦拭着身边的横刀,盔甲他已经擦拭过一遍了,大黄弩也被细心的包裹了起来,终于板甲更是被擦得锃光瓦亮。
整个商队中,只有蔡伯俙的车驾载有“违禁品”,但数量却极少,三副铠甲,十把横刀,三柄陌刀,以及八具大黄弩,还有七八壶弩箭。
这些东西原本是不能运送出大宋国境的,之前运出国境还是因为大宋与一赐乐业人之间的交易。
当然这些东西都是样品,是蔡伯俙游说塞尔柱的重要手段。
这是一次使者之间的详谈,在把问题谈的差不多的时候,双方的帝王才会出面进行盟约。
相比之下,蔡伯俙更希望这件事能够谈成,他知道塞尔柱即便是得不到大宋的援助也不会到灭国的程度。
最多便是丢失一部分的土地,官家之前特意交代,塞尔柱人的底线以及他们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对西面土地的不断丢失。
蔡伯俙出使外朝多次,也曾经跟随商队去过西方,通过各种各样的书籍和人了解了大秦国与塞尔柱之间的矛盾。
眼下塞尔柱对担心的事情就是十字军的东征会对帝国造成致命的打击。
蔡伯俙不傻,他明白官家的意思,也知道官家是做了多么长远的打算,塞尔柱和大秦国之间的战争会轻易结束吗?
至少蔡伯俙认为不会的,别忘了大宋在西方不光有一块飞地,还有一个较为不错的“朋友”,虽然这个朋友是拿钱换来的,但毕竟还是一个可靠的存在。
车驾出了铁门关之后路便难走了,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路难走速度便降了下来,蔡伯俙现在反倒是安心下来,没有之前那么急迫了。
他跟着赵祯这么多年早已学会了处变不惊的本事,何况随着他经验的丰富,眼下和塞尔柱人谈判也不过是早已拟好章程的事情。
把手边所有的横刀都擦完之后,蔡伯俙心情便愈发平静了,看了看车窗外逐渐出现的尘土,准备给所有的横刀上一层鸭油。
风沙对刀剑的腐蚀也很大,原本军中都是以鸭油作为擦拭横刀所用,但现在改为了菜籽油,效果好了不少也便宜了许多。
四周的伙计已经逐渐向蔡伯俙的座驾靠拢,出了铁门关之外,一切都不太好说了。
沙盗在这里常常出现,他们依仗在沙漠中多年游**的经验,知道一些偏僻的绿洲和泉眼,沙漠中也不都是干燥的存在,有时也会有少许绿洲的存在,这便是天无绝人之路。
沙盗常常会袭击一些富裕的商队,当然这些商队带着的护卫也是数量不少的,沙盗中不乏有一些塞尔柱军队伪装的存在。
大宋并非不知道塞尔柱的伎俩,但却没有对付他们,因为派出大军前往围剿不合适,毕竟大宋也有“官方”的沙盗存在。
国家有光明正大的一面,自然也有黑暗的地方,在这满是风尘与尸骸的地方便更为明显了。
大宋的沙盗从来不杀也不劫宋人商贾,而塞尔柱的沙盗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