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是我自己佩服自己的口才。真的,没有深入地思考过这些事理,还真不可能把《道德经》讲这么清楚明白!他们三个显然沉浸于其中了,居然中途没吱过一声!于是乎,我便继续狂讲下去了:“《道德经》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此章告诫统治者不要残暴统治,肆意剥削压榨人民。“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是说:你若用暴力统治来威吓人民,弄得天怨人怒了,老百姓就不会再害怕你的威吓的。那么,可怕的反抗斗争就要来了,这将直接威胁动摇你的统治。对此,可以这样说,自秦末以来,主要的改朝换代,哪回不是老百姓几乎活不出来而奋起反抗造成的嘛?秦未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天下响应。秦军虽奋力镇压,但难以挽回。西汉末王莽新政,又是老百姓绿林军、赤眉军首先发难。东汉末张义张角黄巾军起义也基本上是农民起义。隋未也是瓦岗军首先起义。唐未王仙芝、黄巢也是农民起义。宋因经济发达,对老百姓政策还算宽松,则主要是为外族所灭。元又是韩童山、刘福通等率领的农民军起义在先,而后有朱元章等继承而灭之。明因高迎祥、李自成农民起义而灭。综合起来看,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就是一部农民不断反抗斗争的历史!所以,靠苛政和暴力弹压百姓,真的是走一条自取灭亡之路!不信老子忠告,结果都没逃脱老子所预料的结果。“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狎”,戏耍,这里指侵扰。“厌”,在这儿有压榨之意。如民间花钱有“厌胜钱”,也称“压胜钱”。此句即:不要侵扰民众的住所使之不得安居,不要过度压榨剥削,让人民不得不放弃谋生之路。唐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描述了下“苛政猛于虎”的情况:“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就是扰害民众得凶的状态!王莽把土地收归国有,并禁止农民给富人做佣人,原本想让农民好好地给朝廷种地。奈何赋税太重,种地成了亏本行业,结果使得老百姓只能啸聚山林,爆发绿林起义。“夫唯不厌,是以不厌。”这儿前一个“厌”仍同于上一句的用法,还是“压榨”之意。后一个“厌”即“厌恶”之意了。所以此句之意就是:只有不压榨百姓,人民才不会厌恶统治者。“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见”就是“现”,展现之意。此两句之意即:因此,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还从不自我表现;谨守德行,自爱而不自显高贵。所以,要舍弃自我显摆而保持自知自爱。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绰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章还是劝统治者注重长远发展,不要强横乱来。只是没从反面说,而是正面按以柔克刚的道理说的。“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二者,或利或害。”老子此语,直接定了后世许多失败的统治者生死!此中之意,值得好好挖掘。首先,“勇”指有底气。“敢”,指果敢。按说有底气而果敢地去做想做的事,应该比较对头。但老子说这是取死之道,只会铩羽而归。这道理在于有底气,可以“勇”了,但你还须隐忍,否则容易落入恃骄益甚、肆意为之的境地。说干就干,有莽夫之嫌,最终都不怎么好。秦统六国,设郡县,以为空前壮大,可横扫一切。然后一系列的搞法:北以蒙田率二十万抵御匈奴,为对付匈奴骑兵,抽调民夫无数筑长城。南派赵陀将二十万征百越,后陆续增兵至五六十万(而百越满打满算不足十万,经常只有五六万军队。但他们善于利用地利发动游击战进行袭扰。又因水土不服,赵陀军队战斗力大大下降,所以不断增兵。),还靠凿灵渠而完成后勤补给,才勉强达到效果,不过便宜了西汉。但这些给秦朝的统治在内部上留下天大祸患,估计秦人也不甚认同,否则刘邦岂可兵不刃血地就降伏秦地?汉武帝北伐匈奴,战术上搞得挺不错的,特别是以卫青的稳重,加上霍去病的游击突袭,的确效果很好。但这些都是在以李广为代表的很多回失败的基础上再实现的。所以“李广难封”(其实不是汉武帝不心痛李广)。司马迁的说法却让汉武帝不喜,他担心一直用兵过度,削弱内在。又加上太子刘据反对,故汉武帝即使赢了战争,也没落个安逸。事实也证明,西汉国力,自汉武帝而后走向衰落。当然,也与汉武帝自断造血功能有关。但也属于“勇而敢”了!拿老子的说法就是,我即使有底气了,也不会贸然行事。我会以我的强大,继续发展自身,而后让你自觉依附我。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勇而不敢则活”!老子所说,其实关键就在于自身的壮大才是硬道理!不急于一时,只要自己足够强了,一切都可自然解决。当然,老子的“不敢”,意指慎重。对于机遇,老子从不下险棋,只能说要“不敢”。所以老子也说个“或利或害”而了之。“天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这句隐了些内涵十足的意思。按老子本意,天下恶啥?不过君王不顾国本而“敢”为之也!对外扩张,称王称霸(春秋时就那么状况),损的还不是国本?是民众所积!这些用于造血,更好地发展生产,充实根本,会发展得更好啊!面对目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冲突,纵使圣人也难免犹豫取舍。“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绰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从这两句看来,老子对于前面所说的“圣人犹难之”的问题,他是倾向于选择舍弃眼前利益而注重长远发展的!因为他认为,老天给的道理就是,不争一时,而终将胜出。上天要给予的,迟早都不会漏失。所以,要稳得起!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此章老子讲法制,希望统治者能依法行刑而不轻率地决人生死。“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这两句所说内容之间有个潜在的转折关系,那就是“治理不当”与“治理得当”的对比。也就是说:如果国家治理不当,统治者残暴不仁,老百姓处于生不如死的境地中,就会悍不畏死。在这种情况下,任由统治者如何以死来威吓人民,都是不起任何作用的了。而若治国得当,老百姓能安定自然地生活,那么人人都是惜命的。这种情况下,那些少数作恶奸邪之人,抓起来处死以证典型,才有震慑力。在老子所处时代,各国几乎都没有啥子成文而系统的法律,决断生死往往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违背道义,激起众怒,人民要求统治者予以惩处。另一种情况就是惹怒了统治者被统治者处罚。可以看出,老子是趋向于为民执法的。“常有司杀者杀。”古时还是有专管刑罚的“司杀者”,就是司法者,如孔子做的“大司寇”。他们根据前人的做法以裁定犯人所犯罪行该如何处置。罪行轻的杖责流徒,严重的就会开刀问斩。由于没有已制定的法律可依,有些情况也存在司法者个人臆断草菅人命的事。比如孔子杀少正卯,就只凭他个人说少正卯罪大恶极而杀之,其他人根本不明白少正卯到底犯了啥罪。不过这儿老子只提了处决犯人是该由那些“司杀者”来裁定的,统治者不应该凭自己的地位使气越位轻率处决犯人。好歹司法者有执法经验并多少有所凭据的。“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就是说统治者越位处决犯人(即“代司杀者杀”),就如同代替大木匠师傅砍木料一样。外行去管内行的事,难免有不搞砸了的。老子如此说,一方面希望统治者要爱惜自己慈爱的形象,另一方面还是希望有法可依及法制与政治独立分离。法制独立于政治之外,就能避免统治者因政治需要而草菅人命。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这章是分析造成民之难治的主要原因。指出统治者要尽量体恤人民,减轻人民负担,减少人民的徭役,自己也不要生活得太奢侈。“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老子这句直接指出了人民生活艰难,就是因为统治者税收太重,给他们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在老子所处时代,国家就是统治者的封地,也称为采食邑。统治者治理国家,保证社会稳定,而向所有居民征税来解决给养,这在老子看来还是自古如此的事情。但在西周,由于各国间并没多大矛盾冲突,不存在军备竞争,各诸侯国所拥有的常规军并不多。所以整体上看,统治者维持统治所需人员并不多,这方面开支不太大;就算统治者钟鸣鼎食,天天小祭、月月中祭、年年大祭,生活得再油腻,分摊到百姓头上的赋税并不太重。所以整个西周基本上还算过得安定,社会生产力也得到较大发展,社会结构也逐渐完成了由农奴制向自耕农居多的真正封建社会的转化。但随着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被狄人杀死,诸侯起兵勤王,建立东周。这下子重新封赏,军事实力强大的诸侯自然获得的利益就丰厚。所以东周列国就走上了一条靠军备竞争来争霸的道路了。各诸侯间除了沿袭以前“贵难得之货”互相斗宝的奢侈作风外,还增加了军备竞赛。这就大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在老子看来,各诸侯也尽是亲戚关系,不存在你死我活的敌对斗争,所以强军有何必要?因此,接着这两章,老子就是在针对这些问题发话。下一章就直接明说“兵强则灭”嘛!这章则是从民生角度说的。从其他历史文献所反映的情况看,老子注重民生的确极具先见之明。如《冯谖客孟尝君》所记冯谖为孟尝君收租市义的事,把老百姓的欠条与账本烧了,不要百姓还账了,这就减轻封地内人民多大头负担。孟尝君故作大度不好说啥,心里还是并不怎么认同这回事。但当他失势回到封地,却受到人民的欢迎。这,其实就是老子所倡导的道理。“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这则是说苛政扰民了。老百姓谁不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但统治者为了强军,政令苛繁。打造战车兵甲、修筑城垒等等大量事务,材料要靠百姓采集,事要靠百姓做。那时不像现在有军工企业,全靠向百姓派徭役。还有随着军队数量增多,青壮年还会被迫服兵役。这些都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削弱了发展生产的能力。老百姓自然会抵触的,会想方设法逃避。最重要的是“饥寒生盗心”,为了生活,不少人会被迫做出一些违心的不法行为,社会秩序也不好了。“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这是说统治者奢糜享受,过度剥削,让民不聊生了。此句翻译一下就是:老百姓看淡生死,是因为他们的统治者生活享受上要求得太高了(把他们剥削得无以为生),所以他们就可能挺而走险,不惜冒死求生。“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最后这句是老子奉劝统治者的话了。就是说:只有那些并不为自己人生享受而作为的人,才比那些只晓得把生活看得很重要的人贤良。这儿除了反对统治者奢侈的生活外,也有点儿影射讽刺统治者所谓的注重养生的风气。他们那些不清心寡欲的假养生,还不是追求多活些日子来更好地享受那种奢侈的生活。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此章用“柔弱胜刚强”的理论很直接地反对统治者加强军备的作法。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强军争霸,军备竞争越演越烈,给人民造成了很重的负担。对此,老子是直接持反对意见的。但老子并没有正面说这回事,而是从道家“柔弱胜刚强”的理论来说的。“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这是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就变僵硬了。草木生的时候是柔软脆弱的,死了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老子以这些自然现象的总结,来提出“柔弱能生,刚强则死”的理论。“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就是: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那类事物,柔弱的东西才是生存着的那类事物。此即“柔弱能生,刚强则死。”!“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所以,强兵黩武,肯定是败亡之道;树木坚硬缺乏柔韧,必然会断折。表面上强大的东西,其实是处于下位的。而柔弱的反而是居于上位的。在此老子没有从正面批评统治者强兵的做法,而是用“柔弱胜刚强”的理论去劝说。还是寄希望于统治者能听进去良言。估计老子自己也清楚,直接劝统治者不要强兵,统治者肯定听不进去。因为谁都清楚,别人都在强兵,自己不加强武备,到后头必然要挨打。所以,老子所说不无道理,但也不尽完全正确。正常而言,在发展好了国民经济的前提下,自然是要适当发展军事实力的。也许老子也是希望先发展好经济吧!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这章老子再次强调“以下而尊”的原则,不希望人类社会走上唯利是图,互相倾轧之途。希望解天道者能均其利,以全社会共同发展的眼光来对待世界,均衡发展好整个社会。“天之道,其犹张弓与?系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老子这是借天道而言社会的互相补给与帮扶,共同发展。其言即是:上天的道就如同拉弓一样,弓玄套住了弓身,但拉弓却把弓身举高,弓玄在下。这就是老天抑制强者,让有余的克制些,而要给予不足者补偿。这完全是举点儿例子来说下强者该自抑而已,意在劝诫统治者居高而需思下。当然,老子不可能有让统治者深入老百姓搞社会调查的概念。但他一直强调的就是,作为统治者,莫把自己看高了,该让着老百姓的,哪怕对你有所损,也该那么做。何况天下有余者,你就是代表!